關鍵詞: 特崗教師 2019
一、教學設計題
請根據(jù)所提供的教學材料和相關情況,按要求完成教學設計。
教學材料:某版本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科書中《我的鄰里鄉(xiāng)親》一課,部分內(nèi)容如下: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鄰居,有的鄰里之間親親熱熱,如同一家人;有些則很少往來,你們那里的鄰里關系是怎樣的?
實際上我們周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鄰里關系。(教科書中用三幅圖呈現(xiàn)了不同學生眼中不同的鄰里關系:第一幅圖呈現(xiàn)的是某同學家所在的院子里有五戶人家,大人們經(jīng)常聊天,小孩則在一旁玩游戲;第二幅圖呈現(xiàn)的是某同學家所在的樓里,鄰居們平時見面只是點點頭,沒什么來往;第三幅圖呈現(xiàn)的是某同學的鄰居端著一筐桔子讓大家品嘗)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庇H戚朋友一般住得相對比較遠,不常見面,但是左鄰右舍卻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鄰居間的和睦相處是安寧、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教科書中用三幅圖呈現(xiàn)了“遠親不如近鄰”:第一幅圖呈現(xiàn)的是某同學媽媽出差了,鄰居幫忙照顧她;第二幅圖呈現(xiàn)的是某同學忘記帶房門鑰匙了,鄰居張奶奶熱情地招呼該同學到她家先坐一會兒;第三幅圖呈現(xiàn)的是一位老爺爺站在樓梯里,提醒剛下班的鄰居,樓里第二天要通煤氣,家里別忘了留人)
相關情況:授課對象為某鄉(xiāng)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班級人數(shù)共45人。
設計要求:
(1)確定教學目標。
(2)設計教學過程并說明設計的理由。
二、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內(nèi)容,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一個小男孩和父親去釣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父子倆都很歡喜??墒歉赣H突然發(fā)現(xiàn),還有幾個小時才到開放捕撈的時間,盡管沒有人看見兒子釣到了這條魚,父親還是堅決地讓孩子遵守規(guī)定把魚放回湖里。小男孩當時非常難過,但終還是按照父親的話去做了。多年以后,小男孩已長大成人,每當他遇到道德難題,他就會想起父親的告誡,那就是:道德實踐起來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常常受到類似釣魚這件事那么具體而嚴格的教育,也許會獲得更多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教學設計題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各種鄰里關系,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學會寬容。理解是處理鄰里關系的主要原則。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一些正確處理鄰里之間關系的方法與技巧,不給鄰里添麻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鄰里和睦相處的重要性以及為他人著想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懂得與鄰居和睦相處,學會與鄰居友好相處,感受鄰里互助的快樂。
(2)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
教師:(展示學生生活的三個小區(qū)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鄰里的生活空間。)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ト齻€地方,大家看看你們認識嗎? (生答)
教師: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班部分學生生活的社區(qū),相信大家對生活在其中的鄰居一定不陌生。誰能說說你的左鄰右舍的名字來。(生答)
教師:他們都是我的鄰里鄉(xiāng)親??!(出示課題)
小結:生活在同一個小區(qū)里的人,大家可能不是親人,但是,由于相鄰而居,經(jīng)常碰到,有時又相互照應,鄰里關系成了我們每天生活的組成部分。
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一:介紹交流、展示調(diào)查所得
教師活動:在生活中,你們一定接觸了不少鄰居,有的還相當熟悉,今天,請大家來介紹一下你的鄰居,可以說說他的名字、年齡,在哪兒讀書(工作)。
學生活動:①小組交流:你有怎樣的鄰居?并進行簡單介紹。②“這是我的鄰居”:通過照片、調(diào)查表格等形式展示調(diào)查所得。
小結:聽了大家的介紹,老師和同學們一樣,感受到和睦友愛的鄰里關系,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溫馨、快樂。由于我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出現(xiàn)許多新的小區(qū),由于大家彼此不太熟悉,可能還感受不到這種快樂、幸福。但是我們要記住,溫馨快樂的鄰里關系,是需要我們和鄰里共同創(chuàng)建的。
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二:設置情境、指導行為
教師:俗話說:“舌頭和牙齒有時還要打架呢?!编徖锷钤谝黄?,有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情況,產(chǎn)生一些小矛盾,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辦呢?
播放幻燈片:①小蘭給花兒澆水,卻不小心淋濕了樓下李阿姨晾曬的衣被…… ②樓上大姐姐們唱歌聲音太大,把小林吵得寫不了作業(yè)…… ③小東與小強玩耍,小強不小心把小東給弄哭了……
學生活動:如果我是錄像中的主人公,我會這樣做……
小結:好言一句暖三冬。當出現(xiàn)沖突時,禮貌地指出或道歉,就會換來鄰里的理解與寬容。這樣給自己加分的事,我們當然不愿錯失。
環(huán)節(jié)四活動三:分享快樂、幫助鄰居
教師活動: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鄰居,你能說說當鄰居有困難時,你是怎樣幫助他們的嗎?當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當你有困難時,你的鄰居又是怎樣幫助你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勾起對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美好回憶。
小結:點點滴滴的小事,就能匯聚成鄰里互助的美談,當互助、樂助在我們身邊生根、發(fā)芽,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孩子們,讓我們共同伸出助人之手,共創(chuàng)我們美好的鄰里關系吧!
環(huán)節(jié)五課外拓展
教師活動:①總結,出示諺語。②選擇一兩項自己能為鄰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開展“鄰里文明使者”活動,并將這項活動長期堅持下去。③向居委會和社區(qū)提幾條合理化的建議以方便周圍的鄰居。④開個家庭會,專門匯總一下近些年來鄰居幫助自家的情況,想一想怎樣回報鄰居。
學生活動:讀諺語。組織開展“幸福鄰里好少年”活動。
【設計理由】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生活的小區(qū)的人和事為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外拓展環(huán)節(jié),注意培養(yǎng)學生從自身做起,自覺維護良好的鄰里關系。
二、作文題
以議論文為例:(1)閱讀材料,明確材料所要表達的思想。材料表達的重點在于面對誘惑時,堅持道德原則的可貴與重要性。(2)確定主題: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3)圍繞主題展開作文:考生可結合德育的相關理論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全方位論述。但要注意突出主題“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
2025年特崗教師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