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网站,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国产呦在线观看欧美一区

  • <dfn id="24ey0"><dl id="24ey0"></dl></dfn>
  • <dfn id="24ey0"><code id="24ey0"></code></dfn>
    <tbody id="24ey0"></tbody>
    
    <dfn id="24ey0"></dfn><menu id="24ey0"><em id="24ey0"></em></menu>
    <center id="24ey0"><source id="24ey0"></source></center>

    2019教師招聘考試語文知識點:18個常見文言虛詞之用法(二)

    來源:時間:2019-01-24 16:30:44責任編輯:liujunxia

    關鍵詞: 全國招教

    • 報名條件
    • 考試指南
    • 歷年考情
    • 選課報班
    專業(yè)老師在線答疑

    2019教師招聘考試語文知識點:18個常見文言虛詞之用法(二)

    (二)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六、且

    (一)連詞

    1.遞進關系,可譯為“而且”“并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2.遞進關系,可譯為“況且”“再說”。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3.讓步關系,可譯為“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4.并列關系,可譯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副詞

    1.將,將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保ā队伟U山記》)

    2.暫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ā妒纠簟罚?/span>

    七、若

    (一)動詞

    譯為“像”“好像”

    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織》)

    (二)代詞

    1.表人稱,相當于“你”“你們”。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連詞

    1.表假設,相當于“如果”。

    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zhàn)》)

    2.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至,至于。

    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

    八、所

    (一)名詞

    表處所、地方。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二)助詞

    1.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2.“所”和動詞結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

    九、為

    (一)動詞

    1.做,作為,當成,成為。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2)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3)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2.以為,認為。

    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ā而欓T宴》)

    3.判斷詞,是。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吾屬今為之虜矣?。ā而欓T宴》)

    2.介紹原因或目的,譯為“為了”“因為”。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3.介紹涉及的對象,譯為“給”“替”。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4.對,向。

    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可譯為“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資訊
    • 學習答疑
    • 1對1指導
    • 筆試資料
    • 面試技巧
    • 公開講座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收藏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備考干貨下載

    互動交流

    • 微信客服咨詢

      添加微信客服
      隨時隨地答疑解惑

      “碼”上添加
    • 歷年試題 0元下載

      6大學科,100套試題
      學練結合,查漏補缺

      “碼”上領取
    • 測測你是否適合當老師

      學歷年齡分析,資格證書分析
      報考地分析,歷年考情分析

      “碼”上測試分析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

    — 登錄賬號,免費查看完整備考資料 —

    每日一練

    歷年試題

    面試寶典

    時政熱點

    歡迎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