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特崗教師 2023
一、單選題
1.甲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之后,因為害怕后悔,將重傷的受害人送往醫(yī)院。醫(yī)院搶救無效,受害人死亡。甲的行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預備
D.犯罪既遂
2.甲因債務糾紛問題將乙告上法庭,在法庭審訊中,他發(fā)現(xiàn)乙與審判員系叔侄關系,這種情況下,他應該用( )維護權益。
A.申請回避
B.提起上訴
C.撤銷訴訟請求
D.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
3.“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前提”,這個觀點( )
A.是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的錯誤觀點
B.是舊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
C.是唯物史觀的正確觀點
D.是機械決定論的錯誤觀點
4.近年中美貿易戰(zhàn)硝煙彌漫,禍起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商務部發(fā)言人曾經說過“在國際經貿領域,我們不贊成把經貿關系簡單地看作此消彼長的競爭,或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美國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中國將美國視為“合作者”,從哲學上看( )
A.“競爭”注重同一性,“合作”更加強調斗爭性
B.中美間的“斗爭”是暫時的,“同一”是相對的
C.中美間的“斗爭”以中美之間的“同一”為前提
D.中美間既“同一”又“斗爭”,推動中美關系的發(fā)展
5.列寧說:“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與之作斗爭的奴隸,是革命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過著默默無言、渾渾噩噩、忍氣吞聲的奴隸生活的奴隸,是十足的奴隸。對奴隸生活的各種好處津津樂道并對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盡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隸是奴才,是無恥之徒?!边@三種奴隸的思想意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是由于( )
A.人的社會意識并不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會意識中的各種形式之間相互作用
D.人的社會意識具有歷史繼承性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D【解析】材料中甲已經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因此B、C兩項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材料中說明受害人最后死亡,因而甲的行為不是犯罪中止,A選項錯誤;犯罪既遂的特征包括行為人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必須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他的行為齊備了某種犯罪的基本構成的全部要件,甲的行為符合犯罪既遂的特征,故本題選D。
2.A【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4條有關規(guī)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前款規(guī)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故選A。
3.C【解析】地理環(huán)境是與人類社會所處的位置相聯(lián)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如氣候、土壤、山脈、河流以及動物和植物等,它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人類社會不能離開地理環(huán)境而獨立存在,人類必須通過勞動從地理環(huán)境中獲得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取得必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4.D【解析】美國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注重的是斗爭性;中國將美國視為“合作者”,注重的是同一性。A錯誤。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B錯誤。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C錯誤。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tǒng)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中美之間這種對立統(tǒng)一關系,推動著中美關系的發(fā)展,D正確。
5.B【解析】意識形態(tài)的相對獨立性原理認為意識形態(tài)在反映或依賴社會存在的基礎上有自身發(fā)展的特殊規(guī)律或功能,主要表現(xiàn)有:同社會存在變化發(fā)展的不完全的同步性、歷史繼承性、相互作用性和能動的反作用性。題干運用列寧的一段名言,說明三種奴隸的思想意識不同。在同一階級社會中存在三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體現(xiàn)了意識形態(tài)同社會存在變化發(fā)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故正確選項應當是B。A選項是錯誤觀點,C、D選項是不符合題意要求的觀點,都不能選。
2025年特崗教師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