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01如何理解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知識鏈接】
1.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愛國守法;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2.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
【參考答案】
總述
對于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這一觀點,我是這樣理解的: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要想做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促進者,教師首先應該先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要通過培養(yǎng)政治素質、提高業(yè)務能力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接下來我將具體地談一談我的理解。
分述
首先,教育者的政治素養(yǎng)要過硬。教師具有示范性,學生具有向師性。只有教師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才能給學生做出正向的引導。我們的學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而教師則是這支夢之隊的筑夢人。所以只有教師充分理解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其次,教育者的業(yè)務水平要精湛。其實這也符合我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當中提出的終身學習,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活水。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只有教師擁有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才能給學生帶來最為精彩的學習盛宴。所以,教師應該向老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網(wǎng)絡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育人之前,要先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
02小朋友帶了玩具不愿意與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怎么辦?
【答案要點】
1.明確問題
幼兒“分享”行為具有以下特點,4~5歲時分享觀念增強,5~6歲時分享水平提高。對于幼兒來說,不愿意分享玩具是正常的現(xiàn)象,教師對此現(xiàn)象要正確看待,合理引導。
2.分析問題
(1)3~6歲的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有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因此,常常會發(fā)生不分享的行為。
(2)幼兒園中,教師在平時的活動中可能也沒有引導幼兒建立分享的意識。
(3)由于家長教養(yǎng)方式的不同,家庭成員復雜,會導致幼兒被溺愛,性格自私,不懂得分享。
3.解決措施
①首先,我會溫和地提醒幼兒,幫助他回憶曾經(jīng)他想玩玩具時,其他小朋友都主動和他分享的案例,鼓勵幼兒嘗試著去交換玩具,引導其學會與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
②其次,我會通過講述有關“分享”的小故事并設置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親身體驗分享玩具的快樂,也可以開展與“分享”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同時也可以將不同領域間的內(nèi)容互相聯(lián)合,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分享觀念。
③最后,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一方面告訴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樂于分享。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