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學習的開始:環(huán)境和儀式感
常聽人表揚,說誰誰在艱苦條件下依然取得卓越成就。其實,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很重要,會讓你心無旁騖進入學習狀態(tài)。
如果條件有限,只能在碎片的時間、有人打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該怎么辦?至少,我們可以給自己建立儀式感。
儀式感不容小覷,舉個例子:把簡陋的書桌打掃得干凈整潔,學習之前在桌上放一杯咖啡或熱茶,或者以一段音樂開啟今天的學習之路……
看似對學習沒有直接用處,其實,這種做法給“學習”這件事賦予了嚴肅性。一切儀式準備就緒,不學習對得起這環(huán)境嗎?這時,低頭學習就成為自然不過的事了。
劃掉不知所云的計劃
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出著名的SMART法則:具體的、量化的、可實現的、相關的、有時限的。在我們學習計劃的制定中,就可以參考SMART法則:
首先,你的計劃要具體。“向老師詢問第三個知識點”、“做完并訂正前8道例題”……在日程表上這樣寫計劃,會大大降低執(zhí)行難度。相較而言,“復習知識點”,“糾正錯題”等說法就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其次,計劃須是可實現的。“看完五章知識點”比“看完一本書”,可能性要大得多。別再往日程上寫根本做不到的事了!一次次做不到的挫敗感,自己承受得起嗎?制定一個相對容易的計劃,執(zhí)行計劃,養(yǎng)成習慣,才能腳踏實地走出想要的未來。
后,任何任務都要有時間限制。四頁講義在40分鐘內看完,九點到十點做完這二十道題……沒有時限的計劃等于沒有計劃,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拖多久!
先定一個小目標
“一口吃不成胖子”,每一個大目標的完成,都是從小目標開始的。
從玩耍狀態(tài)進入學習狀態(tài),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指望昨天還在追劇玩游戲的自己,一轉眼就能坐在椅子上八小時不抬頭?顯然不現實。因此,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第一周的目標,先復習一個科目,每天學習三小時。第二周開始,多復習一科,每天多加半小時……給自己一段時間“無痛過渡”,安全進入全天候學習狀態(tài)。
萬事皆有過程,一開始就挑戰(zhàn)高難度,很容易打退堂鼓。對自己多一分寬容,自己也就多一分配合。不信你試試?
給予自己獎勵
完成有獎,完不成有懲罰。把自己當成幼兒園小孩,給予一定“刺激”,才能敦促自己的行動。
如果今天所有任務都打了對勾,就在晚上獎勵玩一局游戲;如果今天因為拖延沒有完成,罰一整天不能吃肉……
獎勵或懲罰是小事,“得到獎勵”、“受到處罰”的感覺,才是更重要的。這種成就感或失敗感,會給之后的行動帶來力量。
上得太緊的弦會斷
無論考試多么緊急,都要給自己安排休息時間。跑跑步、散散心、聽聽音樂、電話聊天……記住,上得太緊的弦總有一天會斷。
把休閑放松也明確寫進計劃里。人的意志力有限,壓得太緊會崩潰,適當休息才能打好持久戰(zhàn)。
班固在《漢書》中寫道,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亞里士多德也說,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高效地投入學習。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