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新課改的理念提出,教學要從“教育者為中心”專項“學習者為中心”;教師要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發(fā)展的促進者,并且特別強調啟發(fā)式教學方式。所有這些歸結問一句話就是,在現代的課堂上,無論是哪一學科什么學段,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不在僅僅停留于告知的階段,而是引導學生探知、尋知、甚至讓學生自知。這就要求我們在試講或說課中,要學會設置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自行解決問題,而實現這一過程關鍵的一步就是老師要學會設問,甚至讓學生學會提問。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發(fā)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設問的基本層面是老師要能夠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部分,設置恰當的問題,由問題作為認知的起點,引領學生去閱讀教材、或查閱資料、或進行獨立思考、或進行組內組間的討論交流;而且可以在學習探索碰到困難的時候展開進一步的引導,已達到讓學生發(fā)現問題的全過程,同時也是體現老師主導作用的關鍵所在。要想有效的設置問題,首先教師要注意的是所設問題多用開放式提問,少用或不用封閉式提問,其次要求教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既要了解學生現有的思維水平、性格特點,更要清楚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尤其是知識經驗,只有清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才能把現有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實現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初次之外,老師也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能夠預設出學生在哪一步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難,需要加以引導。例如,在講《小攝影師》這篇文章時,學習僅僅是自己閱讀可能提練不出小男孩的聰明機智,這時教師可以設問“小男孩是怎么見到高爾基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就能很容易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反映了小男孩什么樣的品質呢?”。此時學生能總結出小男孩機智的特點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問題可以是老師來提,自然也可以是學生來提,讓學生來發(fā)問更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多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同時也會讓考官覺得課堂的氣氛特別融洽,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也很充分。顯然,在真實的課堂上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很多是教師預設不到的,需要隨機應變的。而在我們的試講或說課中,學生的提問也是由教師來完成和提前預設的,不過要借學生的口說出來。再以《小攝影師》為例,當導入引出標題后,可以指導學生對標題進行設問“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通過學生反饋的方式把問題明確,如學生可能會說出“小攝影師是誰?他要給誰拍照?”等等問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進入初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可以說,課堂中的設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參與甚至是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列位想要在面試中拿到高分,首先要做的是自己學會從教材中發(fā)問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