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莫無動于衷
面對自然界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法則,朱伯特夫婦采取尊重自然、無動于衷的態(tài)度。面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弱肉”,我們是否也應該無動于衷呢?(開頭從材料提取出中心論點的手法:從材料牽引到思考,從自然牽引到社會)
我的回答當然是莫無動于衷。人類需要溫暖,關懷,信任與愛,也許你的不無動于衷,某個人、某個集體、某個民族的命運就會悄然發(fā)生改變。(給出答案,提出中心論點)
安妮·莎莉文導師的不無動于衷,改變著海倫凱勒的命運。(分論1:安妮·莎莉文的例子,改變一個人)當看到既聾又啞又瞎的凱勒時,你本可選擇離去,可你卻選擇了留下。因為你的愛心,凱勒的靜寂的人生從此變得多姿多彩;因為你的耐心,凱勒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優(yōu)秀著作;因為你的恒心,凱勒成為19世紀具影響人物之一。莎莉文導師,你的不無動于衷,是一種智慧,讓我敬佩。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的不無動于衷,改變著二坪村的命運。(分論2:兩位鄉(xiāng)村教師的例子,改變一個村子)當看到二坪村貧窮、艱苦、落后的環(huán)境時,你們本可選擇離去,去過舒服安逸的生活,可你們卻選擇了留下。因為你們的關愛,二坪村的孩子有書可以讀、有學可以上;因為你們的十九年如一日的教學,二坪村從過去的“文盲村”變成現(xiàn)在的“文化村”;因為你們的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二坪村的孩子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李桂林、陸建芬老師,你們的不無動于衷,是一種豁達,讓我敬仰。
魯迅先生的不無動于衷,改變著我們民族的命運。(分論3:魯迅先生的例子—改變一個國家民族)當看到國人不只是身體上“東亞病夫”而是精神上的麻木不仁時,你毅然選擇棄醫(yī)從文。因為你的“怒向刀叢覓小詩”,一個個愛國青年不再麻木;因為你的“風雨如磐暗故園”,一批批猛士站了起來;因為你的“我以我血薦軒轅”,沉睡的東方巨龍覺醒了。魯迅先生,你的不無動于衷,是一種理想,讓我崇拜。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們智慧與道德的啟蒙者。作為一名老師,你的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都是對學生莫大的鼓舞,你的一絲溫柔,一縷關切,一份疼愛,都可能改變學生們的命運。莫無動于衷,就是對學生大的關愛。(結尾之前聯(lián)系教師崗位理解)
大海的寬廣在于匯集大大小小的川流,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深淺淺的緣分。讓我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煩躁;多一份關愛,少一份憐憫;多一份勇敢,少一份懦弱,多一份情不自禁,少一份無動于衷,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姜汁兒”的碎碎念:
沂水弦歌同學是對議論文寫作手法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我們來看一看這篇文章中用到的這些實用寫作技巧:
1、開頭對材料的分析引入非常簡單,而且使用了拋出問題,然后另起一小段給予明確回答的方式,來拋出中心論點。
2、文章看似只有三個例子描述,沒有明確寫出分論點,實際上由于三個例子的選取具有遞進特征,所以分論點隱藏在了三個描述例子的段首中心句中:從海倫凱勒的個人命運,到二坪村的集體命運,再到魯迅先生以筆改變的國家命運,由小到大,由淺到深,非常巧妙。
3、三個分論例子中都使用了第二人稱“你”的稱謂方式,仿佛直面對象而書而言,使語言充滿代入感,情感飽滿。
4、如果我們回顧三個分論段,每段都使用了:“XX的無動于衷,改變了XX的命運。當XX看到了,XX本可XX,卻XX,因為XX,因為XX,因為XX。XX,你的XX,讓我XX?!边@樣完全一致的既包含排比修辭,又包含“你”的稱謂的寫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結構緊湊,語言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能給讀者一氣呵成的酣暢淋漓之感,是議論文寫作中很高級的手法,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