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全國教資備考群:1098976291(點擊進群,群內(nèi)定期分享教資備考筆面通關資料包,并有專業(yè)老師答疑解惑)
一、中暑
1.常見中暑
幼兒長時間受到強烈陽光照射或停留在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里以及在炎熱天氣長途行走或過度疲勞等,均易導致中暑。其表現(xiàn)為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胸悶、惡心、全身乏力等。
2.急救方法
(1)將患兒迅速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其衣扣,扇風,用冷水或冰塊冷敷,幫助散熱。
(2)讓患兒多喝清涼飲料,也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藥。
(3)如中暑嚴重,患兒昏迷不醒,應速送醫(yī)院。
3.預防
(1)炎熱的季節(jié),避免幼兒長時間的戶外活動。
(2)幼兒園老師應采用一些防暑、降溫措施。
(3)教育幼兒感到不舒服時主動向老師說。
【解答題】簡述幼兒中暑時教師應如何處理。
【答案】
幼兒中暑后,應將幼兒迅速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幼兒衣扣,扇風,用冷水或冰塊冷敷,促進散熱;讓幼兒多喝清涼的飲料,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水等清熱解暑藥;若幼兒中暑嚴重,致幼兒昏迷,則應迅速送往醫(yī)院。
二、凍傷
1.常見凍傷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后發(fā)生的損傷。幼兒冬季落水、衣著不暖,在氣溫低、濕度大或大風的情況下停留,都可發(fā)生全身凍傷。幼兒手、腳、耳等供血不足的部位容易發(fā)生局部凍傷,表現(xiàn)為發(fā)紅或發(fā)紫、腫脹、發(fā)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皰,之后糜爛或結(jié)痂。
2.急救方法
(1)全身凍傷:讓患兒離開寒冷環(huán)境,搬動時,動作要輕柔,以免用力不當造成患兒肢體扭傷或骨折。用暖和的衣服、熱水袋等溫暖患兒身體,給予患兒溫熱的飲料,如牛奶、姜湯等,以加速其血液循環(huán)。
(2)局部凍傷:多發(fā)生在耳、手、腳等部位,可在局部涂抹凍瘡膏。
3.預防
(1)冬季應加強保暖措施,注意幼兒的服裝、鞋襪松緊要合適,對暴露在外的皮膚可使用保暖用具。
(2)注意防潮,保持幼兒服裝、鞋襪的干燥,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應及時更換。
(3)寒冷的冬季,多組織幼兒戶外活動,加強血液循環(huán)。
三、暈厥
1.常見暈厥
多由于疼痛、悶熱、站立時間過長、精神緊張等原因,造成幼兒短時間的大腦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覺、暈倒。表現(xiàn)為暈厥發(fā)生前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暈倒后,患兒面色蒼白、出冷汗等。
2.急救方法
首先讓患兒平臥,頭部放低、腳部略抬高,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huán);然后解開患兒的衣領、褲帶。患兒安靜地休息后,喝些熱飲料,一般可好轉(zhuǎn)。
【單選題】( )是由于疼痛、悶熱、站立時間過長、精神緊張等原因,造成幼兒短時間的大腦供血不足,而失去了知覺。
A.暈厥
B.中暑
C.凍傷
D.毒物咬傷
【答案】A。解析:暈厥是由于疼痛、悶熱、站立時間過長、精神緊張等原因,造成幼兒短時間的大腦供血不足,發(fā)生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繼而失去知覺、暈倒。暈倒后,患兒會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