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課程推薦>>>2021年教師招聘直播講座免費聽,更多購課優(yōu)惠點擊咨詢
(一)教育的概念(名詞解釋)
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chǎn)與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一種途徑?!敖逃币辉~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 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選擇、判斷、填空)
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的定義區(qū)分為不同的層次:
(1)廣義的教育
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狹義的教育(名詞解釋)
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依據(jù)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其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變化的活動。
(3)更狹義的教育
更狹義的教育有時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與學校中常說的“德育”是同義詞。
2. 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
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個體學習與發(fā)展的過程。
兼顧社會和個體兩個方面給教育下定義: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fā)生的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二)教育的屬性
1. 教育的本質屬性(選擇)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現(xiàn)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決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矛盾。這也是教育的質的規(guī)定性。
2. 教育的社會屬性(選擇、判斷)
(1)永恒性
(2)歷史性
(3)繼承性
(4)階級性
(5)長期性
(6)相對獨立性
(7)生產(chǎn)性
(8)民族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選擇、填空、判斷)
教育者、受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1. 教育者
在社會教育活動中,有目的地影響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發(fā)展的人,統(tǒng)稱為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師,但教師一定是教育者?!敖處煛边@個稱謂特指在社會教育活動中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2. 受教育者(學習者)
在社會教育活動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發(fā)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響,從事學習的人,統(tǒng)稱為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學習的學生,也包括各種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學習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及學習的主體。
3. 教育媒介(教育影響)
教育媒介指建構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起橋梁或溝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包括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與組織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教育的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與教育內(nèi)容這一對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決定性的矛盾,因為它是教育活動的邏輯起點。
???
添加全國客服老師微信
備注“網(wǎng)站”
獲取更多考試資訊和海量備考干貨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