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lǐng)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不茍言笑的王老師
王老師是個剛從大學畢業(yè)不久的新老師,在剛開始和幼兒相處時,她特別愛笑,幼兒的可愛行為或是犯錯誤行為都能惹得她笑起來,幼兒也很喜歡她,好多幼兒黏在她身邊,但不久后她發(fā)現(xiàn),她讓幼兒改正一些問題時,幼兒不聽她的。如她看到幼兒看完書或玩完積木后不放回原處,她要求幼兒快點放回去,幼兒看看她,接著干別的去了。但是,幼兒對主班老師的話卻特別聽從,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詢問了一些老師后,王老師得出一個結(jié)論是:不能老對幼兒笑,也不能和他們太親近,這樣才有威信、幼兒才能聽從。于是,王老師開始板著臉、也不撫摸和擁抱幼兒了。
案例中的王老師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案例分析
案例考核的知識點是儀表儀態(tài)中的“行為舉止自然大方,有禮貌;服飾得體,符合幼兒教師職業(yè)特點”,針對案例中的“王老師做法是否正確及原因”回答問題,側(cè)重點是“行為舉止自然大方,有禮貌”。
王老師做法不太合適,一是因為和幼兒太過親近、板著臉都不是合適的行為舉止,或者說幼兒不能聽從她的指令或要求,是因為她沒有把握好自己行為舉止的分寸和尺度。在幼兒做出恰當或正確行為時,教師的笑是一種鼓勵、肯定,而犯錯誤時的笑是對幼兒錯誤行為的一種強化,因為她對“笑”的場合、尺度沒有把握好,導致幼兒對她的指令也產(chǎn)生了混淆。要分清場合,還要對犯錯誤或者不聽指令的幼兒講道理,讓他們明白怎么做是對的。二是歸因錯誤,王老師把幼兒不聽從指令都歸到“因為老對幼兒笑”上,然后就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板著臉”,這會對師幼關(guān)系造成傷害,也是不適宜的舉止。
拽幼兒衣服肩膀處的珍玉老師
珍玉老師是小班幼兒教師,她在組織幼兒戶外活動、盥洗,或者教學活動時,總喜歡拽幼兒衣服肩膀的位置。如戶外活動時,她讓每個幼兒都拉住前一個幼兒罩衣的后衣襟,一個跟一個往外走,而她則拽住第一個幼兒的衣服肩膀處,倒退著慢慢往外走。盅洗或者教學活動時,有亂走的幼兒、不聽話的幼兒,珍玉老師也會拽住幼兒衣服肩膀處的位置,把他們拽回到應(yīng)去的位置。
你覺得珍玉老師的做法是否合適,為什么,該怎么做?
案例考核的知識點是儀表儀態(tài)中的“行為舉止自然大方,有禮貌;服飾得體,符合幼兒教師職業(yè)特點”,針對案例中“珍玉老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及原因”“應(yīng)該怎么做”回答問題,側(cè)重點是“行為舉止自然大方,有禮貌”。
珍玉老師的做法不恰當,因為即使珍玉老師對幼兒和顏悅色、態(tài)度不嚴厲,但“拽幼兒衣服肩膀處”這種行為在監(jiān)控視頻中,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夠尊重幼兒,珍玉老師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在戶外活動時,可以拉住第一個幼兒的手;在幼兒犯錯誤、不聽話時,要面對著幼兒蹲下來,平視著幼兒,與之交流。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