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4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
小學語文《貓》
一、說教材
《貓》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的描寫對象是動物,不同的作家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啟發(fā)著我們多觀察周圍的生活,多愛護小動物。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喜歡表達,樂于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在學習上,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就這篇課文而言,從身邊的小動物入手,需要老師從旁指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在閱讀中提高理解、寫作能力等。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讀乖、憑、職等字,會寫性、格、憑、貪等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以及賞析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貓的古怪、淘氣等特點以及總分式寫作手法的妙處,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xiàn)貓的特點的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觀察動物的愛好。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通過理解和朗讀重點詞句,了解作者是抓住貓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為我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式,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圈點勾畫品讀法、學生朗讀扮演法等。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基于此我的導入設計為:出示各種貓的掛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他們喜歡的貓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后我會歸納概括貓這種哺乳動物的特點,進而進入本堂課的學習。這樣做,旨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活躍課堂。
(二)朗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币龑W生多次朗讀,先是老師范讀,再是學生齊讀,之后是學生自讀,在朗讀中解決本文的生字詞,為之后的閱讀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引導學生整體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加強學生對文章宏觀的理解,為此學生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本篇課文寫了哪兩個時期的貓?這兩個時期的貓都有什么核心特點?找到每個時期貓?zhí)攸c的總括性話語。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這種寫作手法有什么妙處?
(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置,學生既能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脈絡以及所講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掌握本文獨特的總分的寫作技巧,進而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語文課堂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所以應該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開展教學。
在此環(huán)節(jié)整體上會從體會長大后的貓性格的古怪、小時候的淘氣的性格特點,以及深入體會作者對貓的情感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
首先帶領學生整體品讀1-3段,邊讀邊思考貓的古怪表現(xiàn)在哪三個方面,并且用關鍵詞完善提供的句子,比如:“它又___________又__________又___________。”“它高興時會___________,不高興時會___________?!薄八萠__________又___________?!?/span>
(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造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再次逐步學習1、2、3段,體會作者用具體的事例、真摯的語言寫貓的古怪的特點的手法。
學生細讀第1段,找到描寫貓老實、貪玩、盡職的句子,體會它的這些特點,相機引導學生理解“無憂無慮”“屏息凝視”的含義;體會“任憑……也”“非……不可”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思考作者連用語氣詞的作用,進而真正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貓性格的古怪,最后指導朗讀。
(理解詞義、體會詞語的表情達的效果,是學段教學目標之一,也是培養(yǎng)理解力的有效途徑,通過詞句的感知,有助于理解作者所寫的內容以及所抒發(fā)的情感,而多次的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學生以四人為以小組自學第2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貓高興時候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不高興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次詞句用的有何妙處?尤其是“蹭”“印”用得有何妙處?把“幾多小梅花”換成“幾個小腳印”好不好?為什么?“無論……也”有何表達效果?
(教學中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既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學生朗讀第3自然,思考貓膽小又勇敢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作者既寫貓什么也怕,又說貓勇猛,這樣寫矛盾嗎,為什么。同時,在此時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可以把貓寫得這么具體,再次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維,使教學更加具有啟發(fā)性。同時,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可以為之后習作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在素材積累方面。)
其次,體會貓小時候的淘氣。學生邊讀邊思考貓小時淘氣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聯(lián)想這只貓?zhí)詺鈺r的其他表現(xiàn)是怎樣的。
(這樣既可以充分感受貓的淘氣,同時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
最后,通讀全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成為一個愛動物、愛生活的人。)
(四)拓展延伸
學生需要由課本內走都課本之外,以所學的知識為基礎,進一步做到讀寫結合,為此開展了句子仿寫任務。
(五)小結作業(yè)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提問學生本堂課都有哪些收獲,了解學生對于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后作業(yè)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yè)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基于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yè):觀察一種生物,嘗試寫成一篇文章。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六、說板書設計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