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液體守恒實驗
液體守恒實驗室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做的一個實驗,來證明兒童“守恒”概念的發(fā)展。
實驗的開始首先給兒童呈現(xiàn)兩杯等量的水(杯子的形狀一樣),然后把這兩杯水倒入不同口徑的杯子里,問兒童哪一個杯子的水多(或一樣多)。
他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對這個問題,6、7歲以下的兒童僅根據(jù)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斷水的多少而不考慮杯子的口徑的大小。而6、7歲以上的兒童對這個問題一般都能作出正確的回答,即他們都同時考慮水面的高度和杯子口徑兩個維度來決定杯子里水的多少。
皮亞杰以此來證明前運算階段兒童沒有守恒概念的特點。
苛勒的經典實驗
苛勒的經典實驗主要有兩個系列:
箱子問題與棒子問題。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間,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從而提出了與嘗試—錯誤學習理論相對立的完形—頓悟說。
在單箱情境中,將香蕉懸掛于黑猩猩籠子的頂板,使它夠不著。但籠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識別箱子與香蕉的關系后,饑餓的黑猩猩將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在更復雜的疊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間的重疊及其穩(wěn)固關系后,也解決了這一較復雜的問題。
與箱子問題類似,棒子問題要求黑猩猩將一根或幾根棒子作為工具,用以夠到籠外的香蕉。實驗者觀察發(fā)現(xiàn),黑猩猩處于對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問題情境中,在幾次用短棒夠取香蕉失敗后,突然頓悟,將兩根短棒連接起來,達到目的。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