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感知規(guī)律與直觀教學
1.直觀教學的基本形式
(1)實物直觀
實物直觀指在感知實際事物的基礎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觀教學方式。
實物直觀富于真實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正確理解,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實物直觀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它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因素。在實際事物中,本質(zhì)因素與非本質(zhì)因素往往結(jié)合在一起,而且非本質(zhì)因素一般表現(xiàn)得比較強烈。
二是由于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無法提供某些重要的感性材料,如動植物的生長過程、化學反應的過程、原子的結(jié)構(gòu)等都難于通過實物直接觀察。
(2)模像直觀
模像直觀指觀察與教材相關的模型與圖像(如圖片、圖表、幻燈、電影、錄像、電視等),形成感知表象。
(3)言語直觀
言語直觀指在生動形象的言語作用下喚起學生頭腦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觀方式。言語直觀不受時間、空間和設備的限制,感性材料來源更豐富,是教學中大量采用的直觀方式。
2.遵循感知規(guī)律,促進直觀教學
(1)根據(jù)學習任務的性質(zhì),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方式
言語與實物、模象直觀結(jié)合有三種方式:
①言語在前,形象在后,主要起動員與提示的作用;
②言語與形象交叉或同時進行,言語主要起引導觀察、補充說明重點與難點的作用;
③言語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總結(jié)概括或強化的作用。
(2)運用知覺的組織原則,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①強度律。直觀對象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為學習者清晰的感知,因此教師語言應盡量抑揚頓挫。
②差異律。指對象和背景的差異影響人們的感知效果,對象和背景差異越大,將對象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越容易。比如:板書設計。
③活動律。指活動的對象較之靜止的對象容易感知。比如:通過多媒體模擬植物的生長過程。
④組合律。指空間上接近、時間上連續(xù)、形狀上相同、顏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構(gòu)成一個整體為人們所清晰的感知。比如:教材編排分段分節(jié)。
(3)教會學生觀察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4)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