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2
一、單選題
1.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边@充分運用了下列哪種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品德評價法
3.“見花落淚,見月傷心,良辰美景也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边@種情緒狀態(tài)屬于(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適應
4.關系轉換說的經(jīng)典實驗是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 )實驗。
A.小雞覓食
B.水下?lián)舭?/span>
C.老鼠走迷宮
D.貓開籠門
5.( )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
A.改變學習理念
B.改變學習態(tài)度
C.改變學習方式
D.改變學習手段
二、多選題
1.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子系統(tǒng)。這個子系統(tǒng)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響
D.教育環(huán)境
2.關于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B.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
C.教育具有與生產(chǎn)力和政治經(jīng)濟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D.教育受一定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制約
3.“怒發(fā)沖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詞語所描寫的心理活動有( )
A.認知過程
B.情感過程
C.意志過程
D.個性過程
4.教育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教育經(jīng)驗總結法
C.產(chǎn)品分析法
D.實驗法
E.訪談法
5.下列屬于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的是( )
A.校舍
B.教師工資
C.教育經(jīng)費
D.財產(chǎn)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A【解析】題干所述體現(xiàn)了直觀性教學原則的內(nèi)涵。
2.A【解析】題干所述是陶冶教育法的典型示例。
3.A【解析】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帶有彌漫性的情緒狀態(tài)。心境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不只表現(xiàn)在某一特定對象上,而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使人的整個心理活動都染上某種情緒色彩,影響人的整個行為表現(xiàn),成為情緒生活的背景。“見花落淚,見月傷心,良辰美景也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說的就是心境。
4.A【解析】苛勒所做的“小雞覓食”實驗是支持關系轉換說的經(jīng)典實驗。
5.C【解析】學習方式轉變被看成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
二、多選題
1.ABC【解析】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系統(tǒng),它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學習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2.ABC【解析】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xiàn)為:(1)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系;(2)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3)教育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該說法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鐘祖榮、劉維良主編的《教育理論》)
3.BC【解析】“怒發(fā)沖冠”是一種激情的表現(xiàn),故屬于情緒情感過程?!懊髦接谢ⅲ蚧⑸叫小斌w現(xiàn)了一種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故屬于意志過程。
4.ABCDE【解析】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1)實驗法;(2)觀察法;(3)調(diào)查法,常用的調(diào)查法有問卷法、訪談法等;(4)個案法;(5)測驗法;(6)教育經(jīng)驗總結法;(7)產(chǎn)品分析法。
5.ABCD【解析】教育法律關系客體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包括物質財富、非物質財富、行為三個大的方面。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