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2 幼兒園
一、單選題
1.兒童開始有目的地創(chuàng)造形體,用自己的樣式符號來嘗試表現物體。這說明其處于( )
A.涂鴉期
B.象征期
C.圖式期
D.寫實期
2.要求兒童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輔助材料塑造某些細節(jié)部分,學會塑造人物、動物的主要特征和動作,表現出主要的情節(jié)。這些兒童泥工活動要求針對的是( )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3.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模仿作為兒童掌握社會行為的一種主要機制或途徑,它由四個子過程組成,其中模仿學習的第三個子過程是( )
A.動機過程
B.注意過程
C.動作表征與再現過程
D.保持過程
4.教師通過與兒童的交談引起兒童的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知不覺讓兒童進行內省與價值評價的方法是( )
A.價值表決法
B.澄清應答法
C.價值排隊法
D.展示自我法
5.能半側面單手投擲小沙包等輕物約4米遠,能相距2~4米遠互拋互接大球。該體育活動目標適合( )
A.大班
B.中班
C.小班
D.托班
二、判斷題
1.兒童的不完整句大多發(fā)生在2歲以前,主要是單詞句和雙詞句。( )
2.年齡越小的幼兒在完成數數任務時越需要借助外部的動作,如用手一一點數。( )
3.幼兒的耳朵對聲音不太敏感,所以平時老師對幼兒說話要大聲些。( )
4.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意味著教師要以幼兒的意愿來安排教育活動。( )
5.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 )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象征期是學前兒童美術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階段,3~5歲兒童處于此階段。兒童開始有目的地創(chuàng)造形體,用自創(chuàng)的樣式符號(兒童圖畫中的形象)來嘗試表現物體的階段。
2.D【解析】大班兒童在泥工活動中,應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輔助材料塑造某些細節(jié)部分,學會塑造人物、動物的主要特征和動作,表現出主要的情節(jié)。為大班兒童設計課題時,能讓兒童運用輔助工具和材料細致、生動地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和細節(jié)。
3.C【解析】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模仿作為兒童掌握社會行為的一種主要機制或途徑,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是由四個子過程組成被模仿事件,即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表征過程、動機過程。第三個子過程是動作表征與再現過程。
4.A【解析】本題考查價值澄清法的分類。價值表決法是指教師事先擬定一系列兒童關心的問題,讓全體兒童一起來表達自己意見的一種方法。價值表決的目的就是通過向兒童提供公開自己價值觀的機會,讓兒童獲得他對自己價值的態(tài)度。題干中教師設計了三個價值判斷題引起兒童思考,體現了價值表決法的含義。
5.A【解析】大班兒童能半側面單手投擲小沙包等輕物約4米遠;會肩上揮臂投擲輕物并投準目標(如直徑不少于60厘米的標靶,投擲距離約3米);能拋接高球,或兩人相距2~4米互拋互接大球。
二、判斷題
1.√【解析】兒童最初的句子結構是不完整的。兒童的不完整句大多發(fā)生在2歲以前,主要是單詞句和雙詞句。大約在2歲以后,兒童逐漸出現比較完整的句子。
2.√【解析】年齡小的幼兒在完成數數的任務時往往要借助外顯的動作,如用手一一點數、扳手指數等。
3.×【解析】噪聲是指使人感到吵鬧或為人所不需要的聲音,它是一種環(huán)境污染,會影響幼兒聽力的發(fā)展。因此要做到:(1)要防止幼兒受噪聲的影響,平時成人與幼兒講話聲音要適中,不要大喊大叫,家電的聲音勿開得太大;(2)教育幼兒聽到過大的聲音要張嘴、捂耳,預防強音震破鼓膜,影響聽力。
4.×【解析】教師要將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要求和愿望等。兒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發(fā)展中的社會成員,他們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許多特殊的權利,如生存權、受教育權、受撫養(yǎng)權、發(fā)展權等,這反映了人類對兒童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的認可與尊重。因此,不能說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就意味著教師要以幼兒的意愿來安排教育活動。
5.×【解析】激情是一種爆發(fā)式、猛烈而短暫的情緒狀態(tài),例如,狂喜、暴怒、恐懼、絕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現。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