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參考設計】
《散步》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初中語文組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散步》,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散步》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主題為親情,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親情和家庭生活展開的。《散步》正是體現(xiàn)濃濃親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入牧歌式的情景,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品讀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及含義豐富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理解并會用文中舉輕若重、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文章字里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3.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感受課文濃濃的親情,學習表達生活之美。
(2)教學難點:組織小組活動,尋找典型詞句,體會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和課文深長的意味,初步學會運用“舉輕若重”的寫法。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zhì),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了解甚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觀念。因此,我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zhì)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使學生對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鑒賞能力;體會課文中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
首先,我請學生講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動過的經(jīng)歷,喚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導入新課。這樣導入既與學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課堂基調(diào)。同時,以學生現(xiàn)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可鍛煉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感悟生活意義的能力,達到教材與生活、讀者與作者情感上的溝通。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接著讓學生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文本。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我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競賽的形式,并且是與老師競賽的形式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學生先推選代表與我進行配樂朗讀比賽,由學生進行評判并歸納出本文的朗讀要求后,再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一家人在散步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決的。找出散步的人、時、地、原因、事件。這樣,通過朗讀,學生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不知不覺地神游其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三)師生合作,初步發(fā)現(xiàn)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后,我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課文的第一、二節(jié),找出并品味這兩節(jié)中比較“特別”的詞語和句式,如“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句話,可以討論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表達,這與習慣上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在文章開頭鄭重其事地推出這樣一個鏡頭。這樣,通過比較、討論,歸納出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舉輕若重。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本文用詞、句式的不同尋常,切入到本課的主要目標——通過語言的探究,品味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可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從對具體內(nèi)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四)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分小組合作,圈畫后面幾節(jié)文字中體現(xiàn)“舉輕若重”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推敲語言。這樣,小組活動,師生互動。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與全班交流,可選擇一個句子或一個詞語。本文運用“舉輕若重”方法的詞語和句式很多。在探討這些詞語時,主要是要分析這些詞語是如何“舉輕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得很大的。我在交流中適當引導,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滲透情感教育。提出“母親和兒子兩人意見不統(tǒng)一,為什么要用‘分歧’這么大的詞?”等問題。學生圍繞問題思考討論、發(fā)表見解,體會文章意境,逐步領悟做人的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在探討文章中“舉輕若重”的句子時,我注重鍛煉學生尋找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主旨的能力,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如文中體現(xiàn)主旨的一句話:“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很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边@句話在句式上整散結合,使文章語言顯得錯落有致,同時也使文章更有深意,富有哲理,它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在探討時,我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鼓勵他們對這句話發(fā)表獨特見解,挖掘出主旨,感受字里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強化發(fā)現(xiàn)
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散步》這篇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我出示這三句話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因為討論編者的刪改意圖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請學生評價刪改的效果,再揣摩編者的意圖。我盡量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且放杜鵑林中啼”,因為作者、編者與我們是平等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平等審視文本的意識。
然后,我會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累,向課外拓展。指出舉輕若重的語言能把小事情寫得莊重、意義不凡,有些能使文章變得輕松幽默。引導學生聯(lián)想平時生活或閱讀中類似的例子,從而使學生能夠關注生活中的語言。在學生理解運用之后,我會進一步點明:語言運用上有舉輕若重,也有舉重若輕。并引導學生舉例分析。
最后進行小結:無論是舉輕若重還是舉重若輕,關鍵要注意場合,把握分寸,得體是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再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
(六)反思與小結
在反思與小結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會先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和啟示。設計這樣一個空白點,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回味中鞏固對本節(jié)課的認識,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再進行總結,并播放歌曲《?;丶铱纯础罚視c學生進行互動齊唱。這樣,再次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七)作業(yè)布置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布置了一個這樣的作業(yè):嘗試用“舉輕若重”的寫法,描述自己生活中被小事感動的經(jīng)歷或者值得一寫的“生活細節(jié)”,展現(xiàn)語言魅力,描繪生活之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品味生活。因為實踐是最好的學習途徑,讀與寫有機結合、相得益彰,能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聆聽。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