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參考設計】
《寄情山水》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初中美術組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寄情山水》,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分析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3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欣賞名家山水畫作品,感受山水畫的意境,并學習三遠法以及山石樹木云水的表現(xiàn)方式。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積極情感,并且使學生在中國畫的筆墨運用上更進一步,提高造型表現(xiàn)能力。
二、說學情
交互式學習要求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不了解學生的情況,課堂設置得再豐富也只是教師一廂情愿的自我表演。八年級的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加之在本單元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中國畫的基本知識,本堂課能讓他們溫故知新,從而對中國山水畫的學習和研究更深一步,提高美術素養(yǎng)。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情況和教材內容,我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欣賞山水畫,體會其中的意境,并學習“三遠法”和樹木山石云水的畫法,創(chuàng)作一幅布局合理的山水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欣賞、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等方式,能夠在創(chuàng)作山水畫中提高布局能力和筆墨造型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山水畫畫家寄情山水的高雅情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設置了如下重難點:
重點:欣賞山水畫,嘗試運用“三遠法”和山石、樹木、云水等要素的畫法表現(xiàn)一幅山水畫作品。
難點:理解和表現(xiàn)“三遠法”,并筆墨表現(xiàn)寄情山水的意境。
五、說教學方法
為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本位思想,我將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比較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和示范教學法這幾種教學方式。多種方法有效串聯(lián),能夠將課堂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帶給學生更豐富的體驗。
六、說教學準備
美術課堂相比其他學科需要更多直觀的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因此我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中國畫的相關工具等。
>>全國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公眾號<<
公告解讀_歷年考情_備考指導_海量資料_精品課程
掃描或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招教故事
七、說教學過程
活動一:談話分享,導入新課
我將以“祖國的大好河山”為主題,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游覽經(jīng)歷,并說說看到的景色以及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學生回答后,引導他們利用中國畫的方式來記錄這些景色,引出中國山水畫,進而引入課題《寄情山水》。輕松愉悅的談話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課堂內容享受而期待。
活動二:初步感知,體會意境
接下來,我會在多媒體展示黃山的攝影作品,以及中國畫作品黃永玉與陸儼少的《黃山圖》,請學生尋找實景與山水畫之間的相同與不同點,感受藝術作品中山水的魅力。學生可以看出內容一致但中國山水畫中欣賞角度和山體著色都有一定變化,給人神秘、開闊和超脫之感。從而對山水畫中的意境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緊接著我會出示黃賓虹的《山水》、張大千的《慈湖圖》及李可染的《漓江山水》,請學生根據(jù)山水畫畫面展開詩詞大會,為意境不同的山水畫作品賦詩作對。既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和其它學科的綜合性,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加深他們對寄情山水的意境體會。
活動三:形式分析,自主探究
播放山水畫中同一景色不同角度的布局,請學生說說這些角度給人哪些不同的感受?學生對比觀察后可能給出高遠雄偉壯麗、深遠縱深幽靜、平遠開闊的答案。我會讓他們在感受的基礎上嘗試勾勒草圖,體會“三遠法”突破時空的創(chuàng)造性。最后,帶領學生小結“三遠法”的概念: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接著繼續(xù)引導學生結合前面講過的筆墨技巧,根據(jù)教材上展示的山石、樹木和云水的步驟技法示例圖嘗試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山石、樹木和云水的表現(xiàn)手法。并請個別小組代表分享發(fā)現(xiàn)的創(chuàng)作技法:山石樹木和云水要用勾皴點染表現(xiàn)其紋理和質感;布局應互相呼應、顧盼生姿。
學習樹木山石云水的畫法和三遠法的布局是畫好一幅山水畫的前提和基礎,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既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吸取了其它同學的思維亮點。充分體現(xiàn)了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互相啟發(fā)的教學理念。
活動四:教師示范,學生實踐
在學生創(chuàng)作之前,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作畫步驟,明確操作過程中的注意點,我會先示范寫意山水畫的布局方法及步驟,演示如何將景色合理布局在同一幅畫面之中。重點講解表現(xiàn)山石樹木和云水的呼應、顧盼的方法。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學生的引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筆墨造型能力。在此期間我會巡視指導,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作品,并對部分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活動五:主題展覽,交流評議
學生完成之后,我會請小組選出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以“寄情山水”為主題進行鑒賞活動,請其他學生從“三遠法”的布局、景物的勾皴點染、意境營造等多方面欣賞交流。最后我對全班同學的作品進行總評。小組推選、生生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的認識到自己的亮點和不足,形成求真務實、不斷進取的良好課堂氛圍。
活動六:課堂總結,開放作業(yè)
最后,我會請一位學生帶領其他同學一起梳理本堂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認識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最后我會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yè):拍攝一張周圍美麗景色的照片,下節(jié)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樣的作業(yè)能讓他們感受到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歸自然與生活。進一步體會美術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藝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八、說板書設計
為便于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寄情山水
“三遠法”:高遠、深遠、平遠。
步驟:勾勒——皴擦——點染。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聆聽。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