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2018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制度(一)
知識點十九:教育制度概念
1.廣義的教育制度:是指國民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為實現(xiàn)其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tǒng)上建立起來的一切教育設施和有關規(guī)章制度的總和。具體而言,教育制度應包括生活慣例習俗、教育教學制度、學校教育制度(學校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體制、教育政策法規(guī)、教育價值理念。
2.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它具體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yè)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校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各種教育制度的部分與主體。
重點例題點撥
1.通常把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稱為( B )
A.國民教育制度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體制D.學校教育結構
2.一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guī)則指的是(D)。
A.教育設施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法規(guī)D.教育制度
知識點二十: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fā)展
歷史上曾經(jīng)歷過從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規(guī)教育,再從正式非正規(guī)教育到正規(guī)教育的演變過程。正規(guī)教育的主要標志是近代以學校系統(tǒng)為的教育制度,又稱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為參照,之前的教育都歸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則成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過程。
一、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與社會同一的人類早期教育,終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實體化教育。教育實體的出現(xiàn),意味著教育形態(tài)已趨于定型。教育實體的產(chǎn)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它屬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態(tài)。
特點:1.教育主體確定;2.教育對象相對穩(wěn)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傳播活動;4.有相對穩(wěn)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5.由以上因素結合而形成的獨立的社會活動形態(tài)。
二、制度化教育
近代學校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規(guī)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以外,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yè)技術訓練的許許多多專業(yè)課程和機構。
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校”,以及頒布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
三、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相對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針對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對制度化教育的全盤否定。非制度化教育相對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nèi)”。庫姆斯等人陳述的“非正規(guī)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張的“非學?;^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
重點例題點撥
1.我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 C)
A.京師大學堂B.學堂的出現(xiàn)
C.廢科舉,興學校D.壬寅學制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 B )
A.學校的產(chǎn)生B.學制的建立
C.教育實體的出現(xiàn)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xiàn)
3.教育不應再限制于學校的圍墻之內(nèi)”是( A)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
C.制度化D.義務教育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