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16
一、單項選擇題
1.“言傳身教”說明了教師勞動過程的( )特點。
A.主體性 B.主動性 C.周期性 D.示范性
2.“失明者一般在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具有超常水平”體現(xiàn)了人身心發(fā)展的(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3.以下關于義務教育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義務教育是一種強制性教育
B.義務教育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C.義務教育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現(xiàn)代文明的水平
D.義務教育就是普及教育
4.“只有肥料足,菜才能長得好。這塊地的菜長得好,所以這塊地肥料足?!边@是一種( )推理方式。
A.三段論 B.線性 C.條件 D.類比
5.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是( )
A.比納—西蒙智力測驗量表 B.斯坦?!燃{智力測驗量表
C.韋氏兒童智力測驗量表 D.韋氏成人智力測驗量表
6.課外活動可采取多種形式,其基本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活動 B.小組活動 C.學科活動 D.班級活動
7.泥鰍訓練刻苦,跳躍、跑步雖有所長進,但也只得了“C”等,飛行項目終沒有學會。原本的優(yōu)勢項目——游泳,因為長期沒有訓練,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現(xiàn)在的“B”等。老鷹在飛行項目上以絕對優(yōu)勢得到了“A”等,這反映了教育要遵循( )
A.因材施教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量力性原則
8.“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前后桌4個人為一組展開討論?!边@一合作學習方式違背了( )
A.組間同質 B.異質分組 C.角色輪換 D.啟迪反思
9.懶惰屬于人的( )特征。
A.情感 B.氣質 C.能力 D.性格
10.下列哪個不是班級授課制的傳統(tǒng)模式( )
A.教師中心 B.課堂中心 C.教材中心 D.性格中心
二、論述題
1.有效、高效的課堂提問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請列出一個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分析指標體系,并提出相應標準。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可以說,學生學習方式是否轉變,是衡量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請你從教師的角度談一談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
2.D【解析】題干描述的是個體身心發(fā)展互補性規(guī)律的體現(xiàn)。
3.D【解析】普及教育與以法律規(guī)定強制實施的義務教育有所不同。普及義務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能力,每個國家的能力不同,從而導致每個國家普及義務教育的程度不同;但是許多國家為有效地實行普及教育,通常也都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其義務性質,稱為普及義務教育。
4.C【解析】條件推理是指利用前提條件進行推斷并得出結論的過程,即在“如果—那么”的命題基礎上推導出結論。常用的能夠得到合理結論的條件推理命題:如果p那么q;p,所以q。
5.A【解析】略。
6.B【解析】小組活動是課外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
7.A【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教學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8.B【解析】異質分組的目的是力求小組成員在性別、成績、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以使小組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維、更多的信息輸出和輸入,產(chǎn)生更多的觀點,提高學生理解問題的深度和推理的質量。
9.D【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較穩(wěn)定的態(tài)度與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相結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受社會影響大,具有好壞之分,因此懶惰屬于人的性格特征。
10.D【解析】略。
二、論述題
1.(1)合理地設計問題。①要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按照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循序漸進、由淺及深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而問,步步深入,使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得出正確結論。②設計的問題要難易適中、深淺適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提出的問題好位于學生思維的“近發(fā)展區(qū)”。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善于設計問題的變式,提問的形式也應多種多樣,促使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④提問的問題之間應緊密聯(lián)系、前后有序,不應孤立、零散。⑤問題的設計要力求精練扼要,緊扣教材,突出重、難點和關鍵點。
(2)面向全體學生提問。①面向全體學生發(fā)問,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作短暫的停頓,再指定學生回答。這樣,可以使全班學生都積極思考問題。②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提問要關注所有的學生,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提出不同要求的問題,對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合理“提高”,對中等學生可以逐步“升級”,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還要注意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如提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學生可以使其集中精力,對膽小害羞的學生提問其力所能及的問題可以幫助其樹立自信等。
(3)目的明確,把握好時機。①課堂提問的目的要明確,應盡量避免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信口提問。提問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突出教學的重點。②教師提問要做到適時適度,靈活多樣。③提問的佳時機是在學生已開動腦筋,正在生疑、質疑但未能釋疑之時。
(4)提問的語言要準確,具有啟發(fā)性。①要使學生思維活動指向解決問題,須使學生明白問題的范圍和。教師提問的語言要準確表達問題的意圖,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切忌含糊不清。②提問要有深刻性和發(fā)散性,能啟發(fā)學生盡可能從多種角度思考和回答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5)提問的態(tài)度要溫和自然。提問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這樣做,可以拉近學生和教師的心理距離,使學生樂意與教師一起去思考,主動去解決問題。
(6)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①課堂提問的目的在于檢查教學效果,鞏固學習成果。因此,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其發(fā)言予以分析并做出客觀的評價,肯定正確部分,糾正錯誤部分,使問題有明確的結論。教師恰當?shù)脑u價可強化提問的效果。②教師還要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以利于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化、認識的明晰化、思維的深化,便于學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不足,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1)要構建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2)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3)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