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參考設計】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高中地理組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關系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fā),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常出現(xiàn)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后面第五單元氣象災害臺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鋒面系統(tǒng),低壓系統(tǒng),高壓系統(tǒng)。
②理解鋒面系統(tǒng)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③理解低壓系統(tǒng)和高壓系統(tǒng)的區(qū)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2.能力目標:
①通過閱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閱讀識圖能力。
②通過閱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掌握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閱讀各類圖形,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①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②高壓系統(tǒng)、低壓系統(tǒng)的天氣特征。
2.教學難點:
①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②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二、說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和事物的空間分布,運動狀態(tài),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三、說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
本課文字簡潔,圖像豐富,色彩鮮艷,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lián)系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tǒng)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像,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并鞏固理性知識。
2.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全國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公眾號<<
公告解讀_歷年考情_備考指導_海量資料_精品課程
掃描或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招教故事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播放兩段“城市天氣預報”和“天氣形勢預報”的錄像??赐旰?,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鋒面系統(tǒng)
1.鋒面結構與特點
(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么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
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wěn)定存在嗎?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jù)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2.鋒面類型與天氣
(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完成表1內容。)
問: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后分別在什么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③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④冷鋒、暖鋒降水都發(fā)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lián)系。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fā)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xiàn)象。
分類 | 概念 | 暖氣團上升情況 | 過境前 | 過境時 | 過境后 | 天氣實例 |
冷鋒 |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 被迫抬升 | 溫暖晴朗 | 刮風、下雨、陰天、降溫 | 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fā)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
暖鋒 |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 主動徐徐爬升 | 低溫晴朗 | 連續(xù)性降水 |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
表1
二、低壓(氣旋)系統(tǒng)和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在學習該天氣系統(tǒng)之前,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幾種基本的氣壓類型:高氣壓,低氣壓,高壓脊,低壓槽,鞍形氣壓場。
(利用多媒體播放“北半球低壓系統(tǒng)的形成及其天氣”動畫,在學習了“大氣的運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該天氣系統(tǒng)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氣流特征,以及天氣特點。然后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壓系統(tǒng)的形成及其天氣”,完成表2內容。)
天氣系統(tǒng) | 氣壓分布狀況 | 水平氣流狀況北半球 | 水平氣流狀況南半球 | 垂直中心氣流狀況 | 天氣狀況 | 天氣實例 |
低壓(氣旋)系統(tǒng) | 中心氣壓低于四周 | 逆時針方向輻合 | 順時針方向輻合 | 輻合上升 | 云量增多,陰雨天氣 | 夏秋季節(jié),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xiàn)的臺風天氣 |
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 中心氣壓高于四周 | 順時針方向輻散 | 逆時針方向輻散 | 輻散下沉 | 天氣晴朗 | 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
表2
(過渡:我們學習了鋒面系統(tǒng),氣旋,反氣旋系統(tǒng),那么,鋒面與氣旋能否同時出現(xiàn)?為什么?)
播放“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了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xiàn),這種組合叫鋒面氣旋。
三、鋒面氣旋
1.概念: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lián)系在一起,叫鋒面氣旋。
(教師講解:因為氣旋是氣流輻合上升系統(tǒng),兩股性質不同的氣流可能相遇形成鋒面,而反氣旋的水平氣流由中心向四周輻散,冷、暖氣流不能相遇形成鋒面)
2.天氣: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如何,由于時間的關系,布置學生課后思考)
(三)鞏固練習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后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1.鋒面氣旋不同部位天氣狀況是否相同,氣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氣各如何?
2.地理填充圖冊P45第5題,P46第7題。
(五)板書設計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一、鋒面系統(tǒng)
1.鋒面結構與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2.鋒面類型與天氣
分類 | 概念 | 暖氣團上升情況 | 過境前 | 過境時 | 過境后 | 天氣實例 |
冷鋒 |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 被迫抬升 | 溫暖晴朗 | 刮風、下雨、陰天、降溫 | 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 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fā)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
暖鋒 |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 主動徐徐爬升 | 低溫晴朗 | 連續(xù)性降水 |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
二、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1.五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2.氣旋與反氣旋的差異。
天氣系統(tǒng) | 氣壓分布狀況 | 水平氣流狀況北半球 | 水平氣流狀況南半球 | 垂直中心氣流狀況 | 天氣狀況 | 天氣實例 |
低壓(氣旋)系統(tǒng) | 中心氣壓低于四周 | 逆時針方向輻合 | 順時針方向輻合 | 輻合上升 | 云量增多,陰雨天氣 | 夏秋季節(jié),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xiàn)的臺風天氣 |
高壓(反氣旋)系統(tǒng) | 中心氣壓高于四周 | 順時針方向輻散 | 逆時針方向輻散 | 輻散下沉 | 天氣晴朗 | 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
三、鋒面氣旋
1.概念: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lián)系在一起,叫鋒面氣旋。
2.天氣: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聆聽。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