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稿也是很重要的,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它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小招給大家整理了《迢迢牽牛星》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一、說教材
《迢迢牽牛星》選自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三課古詩三首,本篇課文是一篇五言詩,選自于《古詩十九首》,本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久久不得相見的故事,運用疊音詞表現(xiàn)思緒,運用互文、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抒發(fā)了個人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正體現(xiàn)著《古詩十九首》的情思動人的特點。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而且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也有很大的發(fā)展,對于古詩文的學習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學習方式仍然有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本文是一首五言詩,因而重心在朗讀上。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著重采用朗讀體悟的教學方法進行文本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感受離婦對丈夫的相思之情及詩人的痛苦憂傷的心情。
2.會認、會寫生字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理解詩文主要內(nèi)容,對《古詩十九首》有初步的了解。
3.通過以讀促悟的過程,理解互文、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感受疊音詞使用的好處。
4.通過體會詩歌充滿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的藝術特色,提升對古代抒情詩的審美鑒賞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互文、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感受疊音詞使用的好處。
教學難點:感受詩人的痛苦憂傷的心情。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談話法、朗讀法、討論法。
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故事法進行導入,講述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學生觀看后表達想法,順勢導入本課。通過故事導入的導入形式,既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引導學生感受其愛情的同時,更能對本文的情感體會打下基礎。
(二)整體感知
對于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習慣,整體感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所以我是這樣設計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的。
首先,我會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接著我會范讀課文,請學生標注出不認識的生字詞的讀音,同時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語調(diào)、輕重音等問題。
其次,我會與學生一起結(jié)合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字詞的含義,與學生一起翻譯詩文的內(nèi)容。接著,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并談一談在閱讀中的感受,通過提問的形式明確:從詩文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的豐富的情感宣泄于其中。
最后,我會講解《古詩十九首》的基本內(nèi)容,從而幫助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情感表達方式有基本的了解,為后文深入分析文本奠定基礎。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