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2025
一、單選題
1.()的特點是直接作用于課程并成為課程的要素,并內化為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素質。
A.條件性課程資源 B.素材性課程資源
C.校內課程資源 D.校外課程資源
2.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
A.體諒模式 B.認知模式
C.社會模仿模式 D.效能模式
3.教師答疑時,能迅速、靈活地提取頭腦中的知識,以解決學生當前的問題。這體現的記憶品質是)
A.準確性 B.持久性 C.敏捷性 D.準備性
4.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接受與自己態(tài)度一致的信息,拒絕與自己態(tài)度不一致的信息;而且在面對一致信息時,也傾向于注意和評價信息中好的方面。這體現了態(tài)度的( )
A.過濾功能 B.調節(jié)功能 C.價值表現功能 D.適應功能
5.以下情形中,符合相關教育法律規(guī)定的是()
A.為了保護在校學生隱私,老師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學生監(jiān)護人透露成績
B.經過多年研究,吳老師編寫了一套教科書,自費印刷給學生使用
C.家長帶5周歲的可可去報名,可可被小學拒絕入學
D.小凱考試作弊,小抄被沒收后老師讓他繼續(xù)考試
二、多選題
1.下列關于師生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人與人的關系
B.形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了解、研究學生
C.教師在師生關系建立與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
D.師生關系體系中最高層次的關系形式是心理關系
2.某小學科學老師將《我的手》一課的部分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生在觀察與實踐中知道手的基本構造、形態(tài)與功能,并能用語言或圖畫較準確地描述觀察結果;與同學合作,并能設計出簡單的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該教學目標屬于三維目標中的()
A.情感與方法目標 B.過程與方法目標
C.知識與技能目標 D.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3.關于情緒與情感的聯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情感是情緒的基礎
B.情感離不開情緒
C.情感在大量情緒體驗的基礎上發(fā)展
D.情緒通過情感表達
4.關于智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有的人長于記憶,有的人長于思維,有的人長于想象,這體現的是智力類型差異
B.人們的智力水平呈正態(tài)分布,大多數人的智力屬于中等水平
C.智力在性別上即使存在差異也不明顯,總體水平大致相等,但在智力分布上有顯著區(qū)別
D.智力發(fā)展水平差異指的是個體之間或個體內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E.智力在性別上差異顯著
5.以下說法中,反映當代世界各國課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發(fā)展趨勢的是()
A.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
B.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
C.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
D.重視個別差異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素材性課程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其特點是直接作用于課程并成為課程的要素,并內化為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素質。
2.B【解析】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是由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而后由美國學者科爾伯格進一步深化的。
3.D【解析】A項,記憶的準確性是記憶的正確和精確特征。B項,記憶的持久性是記憶的保持特征。C項,記憶的敏捷性是記憶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記住較多的東西,就是記憶敏捷性良好的表現。D項,記憶的準備性是記憶的提取和應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時、迅速、靈活地從記憶信息的儲存庫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識經驗,以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教師能夠迅速、靈活地提取信息,以解決學生的問題,這體現的是記憶的準備性。故選D項。
4.A【解析】態(tài)度具有過濾功能、調節(jié)功能、價值表現功能、適應功能。A項,過濾功能在一般情況下表現為,人們總是接受與自己態(tài)度一致的信息,拒絕與自己態(tài)度不一致的信息。B項,調節(jié)功能表現為態(tài)度會調節(jié)個體的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以滿足個體的情感需要。C項,價值表現功能是指態(tài)度是個體價值觀的一種反映。D項,適應功能是指人的態(tài)度是在對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反過來又起著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題干描述體現的是態(tài)度的過濾功能,A項當選。
5.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jiān)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yè)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的義務。故A項說法錯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未經審定的教科書,不得出版、選用。故B項違背了教育法律規(guī)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在考試中作弊的,監(jiān)考老師應予以制止并終止其繼續(xù)參加考試。故D項違背了相關教育法規(gu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C項中可可不滿六周歲,因此不能入學。故C項符合題意。
二、多選題
1.ABC【解析】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履行一定的倫理義務。這種關系是師生關系體系中最高層次的關系形式,對其他關系形式具有約束和規(guī)范作用。故D項表述錯誤。
2.BC【解析】“知道”“描述”等體現的是知識與技能目標,“與同學合作”“驗證自己的猜想”體現的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3.BC【解析】情緒是情感的基礎,情感離不開情緒。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也是通過情緒表達出來的。對人類而言,情緒離不開情感,是情感的具體表現。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
4.ABCD【解析】智力類型差異是指構成智力的各種因素存在質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的類型和品質方面。例如,有的人長于想象,有的人長于記憶,有的人長于思維等。A項說法正確。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正態(tài)分布,又稱常態(tài)分布,表現為中間高兩頭低,大多數人的智力屬于中等水平。B項說法正確。男女智力的總體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離散程度比女性大。C項說法正確。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指的是個體之間或個體內部智力水平高低的不同程度。D項說法正確。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沒有顯著差異,其性別差異主要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主要包括數學能力、言語能力和空間能力。E項表述錯誤。
5.ABCD【解析】本題考查當代世界課程改革的共同發(fā)展趨勢。當代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發(fā)展趨勢:(1)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2)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3)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4)重視個別差異。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