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全國招教
本文是一篇詩歌,詩人韓翃運用諷刺的手法,通過寒食節(jié)百姓家家不能點燈,而皇宮及外戚可以生火點燈,外戚可以享受皇家的恩賞這一現(xiàn)象,對當時所存在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了委婉的揭露和諷刺,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小編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生字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理解詩文主要內(nèi)容。
2.通過朗讀感悟、小組討論,學生能夠理解諷刺手法在詩文中的運用。
3.學生能夠體會到詩人韓翃對當時的腐敗現(xiàn)象的諷刺之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理解諷刺在詩文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韓翃對當時腐敗現(xiàn)象的諷刺之感。
三、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合作討論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談話法進行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了解的節(jié)日。對話同學: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哪些節(jié)日呢?在這些節(jié)日我們都會做些什么呢?本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一個大家比較陌生的節(jié)日,看看在古代,人們都是怎么度過這個節(jié)日的?(板書:寒食)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diào)
1.學生自讀,標注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意思的字詞。
2.教師范讀,學生標注讀音。
3.教師解釋字詞含義,師生結合字詞含義共同翻譯詩文。
春城:春天的京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權貴豪門。
4.教師播放朗讀音頻,學生跟讀課文,學習朗讀技巧(朗讀輕重音、語音語調(diào)、停頓位置等)。
5.學生大聲讀課文,思考:從詩文中都讀出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詩文中描述了在寒食節(jié)這天的白天和夜晚的景象。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春城無處不飛花”中的“飛”換成“開”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開花”和“飛花”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和自然景物的結合,“開花”只是表示自然界中最自然的狀態(tài),而“飛花”更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動態(tài)感,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飛花”寫出了在春天里落花隨風起舞的美麗景象。(板書:飛)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在“寒食東風御柳斜”這一句中你都讀出了什么呢?
明確:通過“斜”字可以看出將無形的“東風”化為有形,這東風既紛飛了柳絮,也將柳枝吹的飄浮起來,描摹了這樣一個暮春時節(jié)的白日景象。(板書:斜)
3.教師講解寒食的節(jié)日習俗,提問:寒食節(jié)的夜晚王公貴族是如何度過的?
明確:到了夜晚,皇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他們都可以點燈來度過這一天。
4.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權貴豪門也可以這樣過寒食節(jié)的?看到這樣景象的百姓心里會有什么想法?
明確:通過“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一句可以看出,權貴豪門可以和皇宮中的天子一樣,可以不必黑暗度日,而城中的百姓們只能吃冷食、禁用火來過寒食節(jié)。(板書:權貴豪門)
5.學生討論,探討:從這里可以讀出詩人對當時制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
明確:通過全文的學習,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于封建統(tǒng)治的腐敗做出了含蓄、委婉的諷刺,運用諷刺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洶涌澎湃之情。(板書:諷刺)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yè)
1.教師配樂,學生集體朗讀,要求讀出感情、氣勢,注意字音正確、停頓位置等問題。
2.學生總結,教師補充,共同得出:通過本篇詩文的學習,可以學習到寒食節(jié)的相關知識,還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寒食節(jié)是如何度過的,更體會到了詩人對于當時的貴族階級的諷刺與不滿,學習到了諷刺手法。
3.作業(yè):背誦本詩;課下搜集詩人韓翃的其他詩篇,品析寫作內(nèi)容的異同。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首詩歌,因而重心在朗讀上。針對本堂課的教學,應抓住感情的特點,從詩人的抒情方式入手,引導學生在多種朗讀形式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百姓與權貴豪門待遇的不同。并且在課堂中要充分運用多樣性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充分融合在文本中、在課堂中。因而本節(jié)課實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學習,充分提高了學習的能力。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