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4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王老師工作勤勤懇懇,每次上課都不辭辛苦地耐心講解,但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王老師最應該反思的是( )
A.教學態(tài)度
B.教學方式
C.教學手段
D.教學組織形式
2.結合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是以( )為主。
A.長期
B.業(yè)余
C.國外學習
D.參加輔導
3.關于教師幸福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教師幸福具有個體性、有限性
B.教師幸福體現(xiàn)在物質(zhì)層面
C.教師幸福不具有被給予性
D.教師幸福具有給予性
4.地處東南亞“交通咽喉”的馬六甲海峽溝通了( )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紅海和地中海
5.下列哪個搜索關鍵詞可以找到音頻資源( )
A.水晶.swf
B.北戴河.doc
C.狼牙山.wav
D.故鄉(xiāng)的云.bmp
二、寫作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研究生小張同學屢次在微信上進行人身攻擊,導師老李對他有過多次善意的書面批評,勸其為人要平和。后來,小張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批判學界前輩的言論,其中不乏“垃圾”“庸才”等侮辱人格的極端用語。老李看到后,隨即在網(wǎng)絡發(fā)布轉(zhuǎn)告學界及弟子的公開信,聲明要和小張解除師生關系。事后,迫于各種壓力,小張發(fā)布公開聲明,向?qū)W界前輩道歉,但他覺得很冤:一是自己的言論沒有人格攻擊,二是言論發(fā)表在朋友圈,且對象是一些好友,還屏蔽了一些好友和不熟的人,這種做法是私事,不算公開侮辱他人的行為。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定題目,完成寫作任務。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王老師不辭辛苦地耐心講解,屬于典型的講授法,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他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B【解析】結合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以業(yè)余為主。
3.D【解析】準確把握和理解教師幸福的含義,應從四個方面著眼:(1)教師幸福更多體現(xiàn)在精神層面;(2)教師幸福具有給予性和被給予性;(3)教師幸福具有集體性;(4)教師幸福具有無限性。
4.C【解析】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中國海,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5.C【解析】選項A是動畫文件;選項B是文本文件;選項D是圖像文件。
二、寫作題
教書勿忘育人
小張攻擊自己導師的做法,無疑是違背了尊師重道的原則,身為研究生,這種做法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查找相關信息,竟發(fā)現(xiàn)類似的新聞還不少。這讓人不禁想問,我們難道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了嗎?想到這里,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自古以來,我國選拔人才的制度從孝廉到科舉,經(jīng)歷了從品德到學問的過程,可見優(yōu)良的品德和廣博的學識在我國的重要地位。而隨著制度的演變,競爭的激烈,知識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道德。很多人的學歷越來越高,而道德卻與優(yōu)良一詞相差甚遠,老師教會了學生很多知識,卻忽略了教他們?nèi)绾巫鋈?,而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span>
留學德國的某高材生到各大公司求職,均通過了各種測試,但最后卻遭到拒絕。原因在于他有三次公交車逃票記錄。我為這位高材生感到惋惜,但不給予同情。如果他當時并未逃票,或許此刻已經(jīng)站在人生巔峰。素質(zhì)問題看似小事,但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已無法估量。
《大學》中曾有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的確,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是最根本的。所以,我們的教育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有品德、有修養(yǎng)的“人”。成才先成人,如果連人都做不好,何以為“高才”?
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中,學生們不但成績好而且品德高。這里的校園生活很美好,師生關系很融洽。這里的老師會在教他們學習知識的同時,教導他們要善良友愛;這里的學生會為老師的生病而流淚,會為不相識的人的不幸遭遇而感到難過傷心。他們熱愛學習,熱愛勞動;他們同情弱小,尊師愛生;他們樂于助人,體貼父母??傊?,他們喜歡學校的一切,因為老師在教書的同時,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
高尚的人品,是清晨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凝結了天地的精華。高尚的人品,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前提,是最來之不易的知識!所以,先學做人,再學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美德即知識”。優(yōu)良的品德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先決條件。因此,老師在教書的同時,也要注意育人,教會學生懂得各種品德知識。品德的修養(yǎng)是每個人終身之事業(yè),而我們除了修養(yǎng)自身的良好品德之外,更要把中華民族的各種傳統(tǒng)美德傳承并發(fā)揚光大。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