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4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學化”觀點的教育家是( )
A.蘇格拉底
B.皮亞杰
C.赫爾巴特
D.裴斯泰洛齊
2.圍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活動為組織形式的課程類型屬于(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經(jīng)驗課程
D.融合課程
3.下列屬于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的是( )
A.斯托特
B.布魯姆
C.羅杰斯
D.斯金納
4.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最低層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5.短時記憶的信息經(jīng)過多次重復即轉(zhuǎn)入( )
A.形象記憶
B.感覺記憶
C.長時記憶
D.情緒記憶
二、材料分析題
材料:
楊老師在講《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時,釆用的導入方式是“猴子分餅”: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塊大小一樣的餅分給小猴們吃,它先把第一塊餅平均切成三塊,分給猴A一塊。猴B見到說:“太少了,我要兩塊?!焙锿蹙桶训诙K餅平均切成六塊,分給猴B兩塊。猴C更貪,它搶著說:“我要三塊,我要三塊?!庇谑牵锿跤职训谌龎K餅平均切成九塊,分給猴C三塊。那么同學們,這個猴子這么貪心,你覺得它能吃完嗎?
問題:
(1)評析楊老師所設計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
(2)課堂中常用的導入方式有哪些?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D【解析】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2.C【解析】活動課程亦稱經(jīng)驗課程,是指圍繞著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活動為組織方式的課程形態(tài),即以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的經(jīng)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3.C【解析】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杰斯。
4.A【解析】馬斯洛早期根據(jù)需要出現(xiàn)的先后及強弱順序,把需要分成了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因此,生理需要是最低層次的需要。
5.C【解析】復述是短時記憶的信息進入長時記憶的關鍵。因此,短時記憶的信息經(jīng)過多次重復(復述)即轉(zhuǎn)入長時記憶。
二、材料分析題
(1)①故事導入是教師通過講解與所要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故事、趣事,進而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一類教學導入形式。楊老師根據(jù)學生喜歡聽有趣、好玩、新奇、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的心理,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解“猴子分餅”的故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發(fā)其好奇心,使其投入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之中。②運用故事導入要注意:選擇的故事一方面要短小精悍、生動有趣;另一方面,故事內(nèi)容要與新授教學內(nèi)容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并對新課學習富有啟發(fā)性。在日常生活及各學科的發(fā)展歷史中,有許多趣聞軼事,教師適當?shù)剡x取或改編一些與新課有關的小故事或故事片段,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2)①直接導入;②經(jīng)驗導入;③故事導入;④直觀導入;⑤設疑導入(懸念導入);⑥活動導入。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