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6 初中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1.“以僧為師”“以吏(書)為師”是(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巴比倫 D.古代中國
2.“相觀而善之謂摩”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 )
A.互相觀察,互相模仿 B.互相觀摩、切磋
C.互相觀摩,從而變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3.學校文化的縮影是( )
A.學生文化 B.教師文化
C.校園文化 D.精神文化
4.( )認為,“發(fā)展等于遺傳與環(huán)境之和”。
A.吳偉士 B.施泰倫
C.華生 D.格塞爾
5.( )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A.勞動技術教育 B.勞動教育
C.社會公益勞動 D.美育
6.“教育主體確定,教育對象相對穩(wěn)定,有相對穩(wěn)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教育實體出現(xiàn),教育初步定型?!边@些特征的出現(xiàn)標志著學校教育制度進入( )
A.前制度化教育階段 B.制度化教育階段
C.非制度化教育階段 D.學校教育萌芽階段
7.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爾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齊
8.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這說明學生的認識具有特殊性,表現(xiàn)在( )
A.認識的間接性 B.認識的交往性
C.認識的教育性 D.有領導的認識
9.講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講述、講解、講讀、講演 B.講述、講解、講讀、講評
C.講述、講評、講演、講讀 D.講解、講演、講讀、講評
10.班級授課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幾個字概括( )
A.班、課、室 B.師、生、課
C.師、生、時 D.班、課、時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略。
2.B【解析】“相觀而善之謂摩”即:在教學中要相互觀摩,取長補短。
3.C【解析】略。
4.B【解析】德國心理學家施泰倫在其所著的《早期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明確地提出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是受環(huán)境和遺傳共同影響的“合并原則”,即提出:發(fā)展等于遺傳與環(huán)境之和。
5.A【解析】題干描述的是勞動技術教育的內涵。
6.A【解析】題干描述的是前制度化教育階段的特征。
7.C【解析】1933年,美國“進步教育協(xié)會”成立了由泰勒領導的評價委員會,1942年評價委員會發(fā)表“史密斯—泰勒報告”,第一次系統(tǒng)地提出了評價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泰勒也被譽為“課程評價之父”。
8.D【解析】學生具有不成熟性,學生的認識始終是在教師的傳授、指導下進行以達到認識目的的。即,教學過程是一種有領導的認識過程。
9.A【解析】講授法可分為講讀、講述、講解和講演四種。
10.D【解析】班級授課制可用班、課、時三個字來概括,具體表現(xiàn)為:(1)以班為單位集體授課,學生人數(shù)固定。(2)按課教學?!罢n”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3)按時授課。把每一“課”規(guī)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這個單位時間稱為“課時”,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