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6 初中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項選擇題
1.班主任趙老師經常運用表揚、鼓勵、批評和處分等方式引導和促進學生品德發(fā)展,這種方法屬于(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評價法
2.在張老師組織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兩個人,小紅感覺不到音量的變化,如果增加到十個人左右時,小紅就能明顯地感覺到音量的變化。這種剛剛能使小紅感覺到的音量變化的小差異稱為( )
A.絕對感覺閾限 B.絕對感受性 C.差別感覺閾限 D.差別感受性
3.學生小輝由于會打羽毛球,很快就學會了打網球。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順向正遷移 B.逆向正遷移 C.順向負遷移 D.逆向負遷移
4.進入初中后,小磊為了贏得在班級中的地位和滿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學習。根據奧蘇伯爾的理論,小磊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生理內驅力
5.初中生曉敏在解決問題時,習慣于一步一步地分析問題,每步只考慮一種假設或一種屬性,提出的假設在時間上有明顯的先后順序。曉敏的認知方式屬于( )
A.沖動型 B.直覺型 C.繼時性 D.同時性
6.在當代,教育被人們視為一種投資,一種人力資本,這是因為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D.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7.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評價功能更加強調的是( )
A.甄別與鑒定 B.選拔與淘汰
C.促進學生分流 D.促進學生發(fā)展與改進教學實踐
8.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感知與評價 B.理解教材 C.鞏固知識 D.運用知識
9.教師不能滿足“授之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這強調教學應重視( )
A.傳授知識 B.發(fā)展能力 C.培養(yǎng)個性 D.形成品德
10.王軍寫了保證書,決心遵守《中學生守則》,上課不再遲到,但是天冷,王軍冬天遲遲不肯鉆出被窩,以至于再次遲到。對王軍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在于提高其( )
A.道德認識水平 B.道德情感水平 C.道德意志水平 D.道德行為水平
二、簡答題
11.簡述教科書編寫的基本原則。
12.簡述貫徹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fā)展的德育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
2.C【解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小差異量叫差別閾限,又稱小可覺差。
3.A【解析】順向遷移是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產生的影響。正遷移也叫“助長性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促進作用。題干的描述符合順向正遷移的特點。
4.B【解析】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因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5.C【解析】題干所述是繼時性認知風格的特點。
6.B【解析】略。
7.D【解析】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主張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8.B【解析】理解教材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9.B【解析】“授人以漁”強調的是在教學中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教學中注重發(fā)展能力的表現(xiàn)。
10.C【解析】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jié)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道德意志表現(xiàn)為能夠排除內部障礙和外部困難,堅決執(zhí)行道德動機所引起的行為的決定。
二、簡答題
11.(1)科學性與思想性統(tǒng)一;
(2)強調內容的基礎性與適用性;
(3)知識的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的統(tǒng)一;
(4)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
(5)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6)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縱向和橫向聯(lián)系。
12.(1)充分發(fā)揮教師集體的作用,統(tǒng)一學校內部的多種教育力量,使之成為一個分工合作的優(yōu)化群體;
(2)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主動協(xié)調好與家庭、社會教育的關系,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
(3)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性和制度化,處理好銜接工作,保證對學生影響的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漸進地持續(xù)發(fā)展。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