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7 幼兒園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測試試卷及答案(幼兒)(九)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是()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1.(1)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這在西方國家顯然是難以原諒的錯誤。幸運的是麥克勞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長,校長的懲罰是要麥克勞德畫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huán)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并終因發(fā)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3.飄香的生命
突然,覺得辦公室內流動著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么香味。開始,還以為是某個同事身上的香水味??梢粋€個挨著猛嗅了一番,卻都不是。這時,有人提醒:“這是桂花香吧?!?/span>(2)《飄香的生命》寫出了作者對生命的什么感悟?(7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50分)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要求:用規(guī)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含義,立意自定,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為國力競爭基礎工程的教育,須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2.A【解析】“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是教師應具備的教育理念,教師作為學生科學教育的引導者、促進者、啟蒙者,須通過各種途徑,觀察了解學生,收集各種信息。
3.D【解析】略。
4.C【解析】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了教師職業(yè)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這種愛不是偏愛、溺愛和錯愛,要體現在教育和教學的各個方面。
5.C【解析】具體參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的內容。
6.B【解析】素質教育的提法與全面發(fā)展教育并不矛盾,從本質上講,二者是一致的。
7.A【解析】“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指我國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歌唱藝人韓娥。
8.C【解析】略。
9.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0.D【解析】“育人為本”要求給幼兒提供多樣的發(fā)展機會,因材施教,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
11.C【解析】“傳道”“授業(yè)”“解惑”即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12.C【解析】具體參看2015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二章第八條的內容。
13.C【解析】始祖鳥和孔子鳥等化石證實現在的鳥類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
14.A【解析】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李賀被稱為“詩鬼”。
15.A【解析】“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是指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告訴教師要嚴于律己、為人表率。
16.B【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17.A【解析】牙膏的成分有摩擦劑、潔凈劑、濕潤劑、膠粘劑和芳香劑等。摩擦劑是其中主要的成分,起去污、磨光的作用。
18.B【解析】“礎潤而雨”指柱子的基石潤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從氣象科學的角度看,這是因為下雨前空氣濕度高、接近飽和,而石柱的表面溫度低,當濕潤的空氣碰到它們時溫度降低、飽和度上升,就會因過飽和在石柱表面凝結成水珠。
19.B【解析】A項是由于熟蘋果能放出乙烯,使青香蕉變熟的過程就是乙烯使二糖變成葡萄糖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B項屬于物理變化。類似于紗網過濾沙子,使細沙粒和大沙塊分離。C項酒曲能使糯米發(fā)生厭氧反應,使淀粉變成酒精,是化學反應。D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鈣和鎂的碳酸鹽,不溶于水,能融于酸,放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20.B【解析】《詩經》中作品的分類有三類,分別是:風、雅、頌。
21.D【解析】岳父和丈人是同義詞,祖母和奶奶是同義詞。
22.D【解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出的,漢武帝開始推行。
23.B【解析】《霓裳羽衣曲》是唐朝為著名的法曲作品,《碣石調·幽蘭》是南朝梁時人丘明的傳譜,《杏花天影》是南宋姜夔的自度曲作品,《瀟湘水云》是南宋古琴演奏家郭沔的作品。
24.C【解析】公元627至649年是李世民統(tǒng)治的貞觀年代,期間開創(chuàng)了唐代繁榮昌盛的局面。
25.D【解析】Word菜單項中的灰色命令表示該命令當前不可用。
26.D【解析】《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舊譯《天方夜譚》。全書充滿著奇妙瑰麗的幻想,又洋溢著現實主義的生活氣息。它以題材多樣、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國家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
27.A【解析】《獅身人面像》頭戴巾冠,兩眼直視東方,面部顯示出哈夫拉的相貌特征和威嚴氣派,身體則雕刻成象征力量的獅子狀。這一雕像同金字塔一樣,它是法老威嚴雄壯和力量的象征。
28.D【解析】略。
29.D【解析】Word是一款文字處理軟件,支持圖文混排,但不能在Word中插入聲音、視頻等信息。
二、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以上兩個事例都表明了:教師應具備“育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要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學生。學生不同于成人,正處于發(fā)展之中,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成長特點,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芎捅凰茉炫c自我塑造的潛力。例如,事例(1)中麥克勞德的校長在其犯錯的時候,用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生物學,并終成為科學家走上諾貝爾的領獎臺。正是因為校長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堋?/span>
(2)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就須反對那種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力量的時間與空間。例如,事例(2)中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一位無精打采,直打瞌睡的學生,并沒有一味的批評懲罰,而是用英國著名前首相丘吉爾的事跡,幽默的化解了課堂氣氛,也鼓舞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在事例中,教師將學生看成獨特的個體,因材施教,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但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對教師的完全盲從,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F代教育觀強調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也是實施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兩個事例中教師都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發(fā)展可能。
2.這樣的班規(guī)是違法的,幼兒園沒有罰款權,班級罰款的危害有:
(1)這種班規(guī)會破壞幼兒教師的形象,影響良好師幼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2)這種班規(guī)侵犯了幼兒及監(jiān)護人的財產權,容易激化師幼、教師和幼兒家長之間的矛盾;
(3)幼兒園不具有罰款權,罰款是行政處罰,只有特定國家的行政機關才有行政處罰權,幼兒園不是行政機關,對幼兒予以罰款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4)在班級中實施罰款制度,使學習成績與金錢掛鉤,有些幼兒為了交罰款對家長撒謊,這樣會誤導幼兒的思想,影響幼兒健康成長。
3.(1)“眼睛都濕潤”的原因是“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濕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們才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那個開門的老人,在為我們開著方便之門,他們就像這小小的嫩黃的桂花,悄悄地釋放著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span>
(2)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獻(言之有理即可)。
三、寫作題(參考范文)
教育從尊重學生開始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愛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闭l掌握了這把鑰匙,將獲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在這里,愛默生先生把尊重學生當成打開教育成功之門的鑰匙是非常正確的。
對于尊重學生的人格,我深有體會。在我實習的時候,經歷過一件難忘的事情。教師節(jié)前夕,我收到一張賀卡,里面寫著“老師,謝謝您善意的謊言?!笨吹竭@娟秀的字跡,我就知道是誰了。記得那天我正在講課,突然看到小A在匆忙地寫著什么。這時,其他學生也注意到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小A。恰好她一抬頭,碰到我的目光,趕忙將桌上的紙條揉成團捏緊。我走近她,和氣地說:“把紙條給我吧!”她看了看我,臉都紅到耳朵根了。我伸出了手,她這才把那紙團放在我的手心里。我展開一看,“可惜不是你”五個字躍入眼中。我再看了看小A,她一直低著頭,我清了清嗓子,說:“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這張紙上寫了什么?”不少學生都說:“想!”我說:“小A同學寫的是‘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而且她今天的字寫得非常大方、秀氣。”小A猛地抬起頭,這時我觀察到她快速而又細微變化的眼神,驚訝、感激……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
正因為我尊重這位學生的人格,信任她,不因為她表現不好而忽視她,所以才會有她后來的上進。還是那句老話,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學生無論在家庭、學習、性格、思想等方面如何千差萬別,作為合格的教師,都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與差異。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校長的一句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校長是當時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學生是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爾斯。羅爾斯出生于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那里環(huán)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又從窗臺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臺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這么一句語重心長的話給了他引導和鼓勵。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并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里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于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中國教育家魏書生也曾說過:“人心與人心之間,就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方心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弊鹬厥请p向的,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