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17 幼兒園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兒童的日常生活、游戲等活動中,創(chuàng)設或改變某種條件,以引起兒童心理的變化。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B.自然實驗法
C.測驗法D.實驗室實驗法
2.個體認識到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并由此對其相應行為作出因果性推測和解釋的能力稱為( )
A.元認知 B.道德認知
C.心理理論D.認知理論
3.《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規(guī)范》規(guī)定托幼園所的工作人員接受健康檢查的頻率是( )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
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
4.1.5~2歲的兒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
A.單詞句 B.電報句
C.完整句D.復合句
5.在陌生環(huán)境試驗中,媽媽在嬰兒身邊時,嬰兒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嬰兒對媽媽的這種依戀類型屬于( )
A.回避型B.無依戀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6.按順序呈現(xiàn)“護士、兔子、月亮、救護車、胡蘿卜、太陽”的圖片讓幼兒記憶,有些幼兒回憶時說:“剛才看到了救護車和護士、兔子和胡蘿卜、還有太陽和月亮。”這些兒童運用的記憶策略是( )
A.復述策略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D.習慣化策略
7.幼兒拿一根竹竿當馬騎,竹竿在這個游戲中屬于( )
A.表演性符號 B.工具性符號
C.象征性符號D.規(guī)則性符號
8.幼兒鼻中隔是易出血區(qū),該處出血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A.鼻根部涂些藥水,然后安靜休息B.讓幼兒頭略低、冷敷前額、鼻部
C.止血后,半小時不做劇烈運動D.讓兒童仰臥休息
9.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一般都安排15分鐘左右,是因為幼兒有意注意時間一般是( )
A.20~25分鐘 B.3~5分鐘 C.15~18分鐘 D.10~12分鐘
10.幼兒園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主要途徑是( )
A.人際交往 B.操作練習 C.教師講解 D.集體教學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略。
2.C【解析】心理理論是指兒童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如信念、愿望、意圖、感知、知識、情緒、需要等)的認識,以及據(jù)此對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的測試和解釋的能力。對錯誤信念的理解是兒童擁有心理理論的主要標志。
3.C【解析】《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規(guī)范》規(guī)定,托幼機構在崗工作人員須按照《管理辦法》規(guī)定的項目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B【解析】嬰兒從1.5~2歲開始出現(xiàn)了雙詞或三詞組合在一起的語句。它在表達一個意思時,雖然比單詞句明確,但表現(xiàn)形式卻是斷續(xù)、簡略的,結構不完整,好像成人所發(fā)的電報式文件,故通稱為電報句,如“娃娃帽”。
5.C【解析】安全型依戀的幼兒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并不總是偎依在母親身旁。當母親離開時,探索性行為會受影響,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一種苦惱。當母親又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很快又平靜下來,繼續(xù)做游戲。
6.C【解析】組織策略即根據(jù)知識經(jīng)驗之間的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tǒng)、有序的分類、整理與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組織策略在幼兒階段表現(xiàn)不明顯,他們只是采用初級的形式,如把兩種有著共同特點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記憶。
7.C【解析】象征性游戲的標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8.B【解析】安慰兒童,不要緊張,安靜坐下,頭略向前低;壓迫止血,捏住鼻翼,一般壓住5~10分鐘即可止血。通常不用“堵”的方法。如果仍然出血,可用0.5%麻黃堿或1/1000腎上腺素濕棉球填塞出血側鼻孔,一定要深達出血部位,前額、鼻部用濕毛巾冷敷。
9.B【解析】一般而言,小班兒童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3~5分鐘。
10.A【解析】略。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