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全國招教
教師面試如何打動考官?讓你的試講更有亮點,大量的實戰(zhàn)練習必不可少,招教網(wǎng)更新——語文《山行》-古代詩詞曲
1.題目:三年級上冊《山行》片段教學
2.內(nèi)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教學生讀準“徑、斜”的字音,學會書寫“斜、霜”;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中描寫的景色;
(5)配合教學內(nèi)容適當板書。
試題解析教案
教學目標:
1.讀準“徑、斜”的字音,學會書寫“斜、霜”等生字,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中描寫的景色。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會用自己的話描繪詩歌中描寫的景色,提高朗讀感悟能力。
3.留心觀察生活,體會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學會用自己的話描繪詩歌中描寫的景色。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我們能看到一個美妙的神奇的大自然。今天我們隨著詩人一起去看看古代的秋天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字詞講解
1.學生自由朗讀詩句,用鉛筆標注不認識的生字,并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齊讀全詩,隨后以開火車的方式輪讀。教師指導“徑、斜”的讀音?!皬健弊xjìng,小路的意思??梢越M成“小徑”“直徑”?!靶薄弊xxié,通過動作展示“斜”字的意思,組詞“傾斜”。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隨機指名朗讀,師生共同總結(jié)生字發(fā)音的特點。然后去掉拼音,分組比賽認讀生字。
4.指導書寫漢字“斜、霜”。
(1)多媒體出示“斜”“霜”的漢字演變過程。
(2)教師講解漢字的組合結(jié)構(gòu),“斜”是左右結(jié)構(gòu),“霜”是上下結(jié)構(gòu)。
(3)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然后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二)梳理內(nèi)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注意朗讀節(jié)奏。
2.提問:《山行》是詩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色?此時是什么季節(jié)呢?
要求:自由朗讀詩文,概括內(nèi)容。
明確:山間,秋天的景色。
三、研讀課文,升華情感
1.提問: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呢?找一找,畫一畫。
明確: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
2.教師多媒體展示秋天的山間景色,要求學生想象畫面,提問:假如是你,你還想看到什么?
要求: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指導評價。
3.提問:結(jié)合詩中的景物,說說你對前兩句詩文的理解。
明確: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詩意的山巒。遠望山林,白云冉冉升起,稀疏幾戶人家,隱約可見。
4.提問:說說你對后兩句的理解。
明確: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5.朗讀指導:配樂朗讀全文,體會作者對山間秋天的喜愛之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體會內(nèi)涵
引導: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吧!
五、歸納小結(jié),加深理解
學生總結(jié),教師補充:大自然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要隨時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六、分層作業(yè),提升認知
1.制作一幅秋天的畫作,下節(jié)課展示。
2.搜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或古詩等。
七、板書設計
試題解析試講稿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為什么?
生1:我最喜歡春天,春天有美麗的花朵。
生2:我最喜歡夏天,夏天可以吃西瓜。
生3:我最喜歡秋天,秋天有紅色的楓葉。
生4:我最喜歡冬天,冬天會下雪。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我們能看到一個美妙的神奇的大自然。那古代的秋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隨著詩人一起去看看古代的秋天吧。(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字詞講解
師:同學們,請自由地朗讀詩句,用鉛筆標注不認識的生字,并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師:大家已經(jīng)讀完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讀全詩,隨后以開火車的方式輪流讀。大家在解決生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哪些難讀的字,哪位同學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徑”讀jìng,小路的意思??梢越M成“小徑”“直徑”。
生2:“斜”讀xié,這樣的動作就是“斜”(學生展示動作),可以組詞“傾斜”。
師:大家找得非常準確,請同學們認真看生字卡片,請第1小組的同學一起朗讀。
(第1小組同學讀)
師:第1小組的同學讀得很好,現(xiàn)在去掉拼音,請同學們4人為一組,分組比賽再來讀一遍。
師:生字會認了,那字形大家是否會寫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斜、霜”兩個字,這兩個字是怎樣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為大家呈現(xiàn)了這兩個字的演變過程。
師:“斜”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霜”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請同學們看老師的書寫,并且進行書空。
師:大家已經(jīng)學會了,那現(xiàn)在拿出你們的字帖,在字帖上寫一寫這兩個生字吧。
(二)梳理內(nèi)容
師:生字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本首詩歌,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師:大家讀出了情感,請同學們回答老師的問題,《山行》是詩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色?此時是什么季節(jié)呢?大家自由朗讀詩文,概括內(nèi)容。
生:山間,秋天的景色。
師:概括得很準確。
三、研讀課文,升華情感
師: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呢?找一找,畫一畫。
生1:寒山、石徑、白云。
生2:人家、楓林、霜葉。
師:兩位同學為我們概括得很完整,請同學們抬頭看多媒體上為大家呈現(xiàn)的秋天的山間景色,然后想象一下,在這樣美麗的秋天里,除了上面的景色,你還想看到什么呢?
生1:我想看到美麗的蝴蝶。
生2:我想看到遼闊的草原。
生3:我想看到奔跑的孩子。
師:大家的想象都很精彩,現(xiàn)在請大家來說一下,你對前兩句詩文有著怎樣的理解呢?
生: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詩意的山巒。遠望山林,白云冉冉升起,稀疏幾戶人家,隱約可見。
師:這位同學為我們概括得形象又準確,那還有哪位同學來說一下你對后兩句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生: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師:看來大家對詩歌的理解很深刻,現(xiàn)在請同學們跟隨音樂一起朗讀整首詩歌,體會作者對山間秋天的喜愛,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
四、拓展延伸,體會內(nèi)涵
師: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吧!
(生讀詩歌)
五、歸納小結(jié),加深理解
師:大自然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應該怎樣做?
生:我們要隨時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六、分層作業(yè),提升認知
師:請同學們課下制作一幅秋天的畫作,下節(jié)課展示,并且回家搜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或古詩等,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分享。
師:同學們,下課!
七、板書設計
試題解析答辯
1.賞析一下這首詩。
【參考答案】
《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千古傳通的佳作。詩的大意是: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在白云繚繞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經(jīng)霜的楓葉比二月春花還艷麗。
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生機盎然的。前兩句寫出了詩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山勢的高而緩。“有人家”會使人聯(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一驅(qū)寒山清冷之意,又照應了上一句的“石徑”,將兩種景物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停車欣賞的原因,這楓林晚景使他流連忘返,舍不得離去,并從中悟得了“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2.你認為語文老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
【參考答案】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應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是語文老師的使命和職責所在,也是實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深化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現(xiàn)行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如《鳥的天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借助多媒體,通過圖片、視頻等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景,在美的體悟中加深對祖國山河的感知能力,在美的欣賞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
同時,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活動,教師可以多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做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相關(guān)的課題。學生通過去圖書館、上網(wǎng)、看相關(guān)掛圖等方式,能逐步加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多組織活動,引導學生多參與,在實際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一些跟祖國大好河山相關(guān)主題的演講比賽、辯論賽、板報設計比賽、攝影比賽、圖書交流會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將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作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3.結(jié)合《山行》這篇課文談一談你是如何進行低年級古詩教學的。
【參考答案】
《山行》是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中,我有如下的體會:
(1)多樣誦讀
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喜讀好背、記憶力強的特點。教師要發(fā)揮示范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閱讀,增加學生閱讀積極性。在《山行》的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多讀、讀通、讀順、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
(2)利用多媒體
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讓學生讀讀背背倒沒有什么難度,但是要體會詩的意境,還是有困難的,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視頻或者圖片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它可以幫助孩子初步了解古詩描繪的情境,從形象的畫面中獲得整體感知,從而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如《山行》這首詩,我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秋天的山間景色,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
(3)識寫結(jié)合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識字和寫字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古詩教學中一定要勻出一定份量的時間來指導學生認真書寫生字。在《山行》的教學中,我通過了開火車、識字卡片和多媒體展示個別字的演變過程來指導學生識字和寫字。
2025年教師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機微信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領(lǐng)取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guān)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