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2023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一、單選題
1.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充分體現,所產生的結果是( )
A.學生主動性的喪失
B.教師替代學生學習
C.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fā)揮
D.課堂紀律的強化
2.下列屬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是( )
A.參觀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B.開展“主動承擔家務”活動
C.開展“禮讓斑馬線”教育活動
D.開展“反邪教滲透”教育活動
3.人們能通過一個人的表情來推測出他的情緒狀態(tài),這體現出情緒、情感具有( )
A.適應功能
B.信號功能
C.動機功能
D.組織功能
4.根據艾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8歲的孩子處于( )階段。
A.信任對不信任
B.自主對羞怯、懷疑
C.主動對內疚
D.勤奮對自卑
5.在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中,兒童認為海因茨偷藥其實不會對藥劑師造成任何損失,而且他以后可以再把錢還給藥劑師,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應該去偷藥。兒童這種道德發(fā)展水平屬于( )
A.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
B.好孩子定向階段
C.相對功利主義定向階段
D.維護法律和社會秩序定向階段
二、簡答題
簡述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與完形—頓悟學習理論的聯系。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C【解析】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互促進的。教師的主導作用要依賴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越高,說明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越好。反過來,學生主體作用要依賴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現。只有教師、學生兩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A【解析】A項屬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B項和C項屬于道德教育活動,D項屬于思想教育活動。
3.B【解析】情緒和情感的信號功能是指情緒和情感在人際間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表情實現的。
4.D【解析】根據艾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6~11歲的學齡期學生,其主要發(fā)展任務是培養(yǎng)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5.C【解析】相對功利的道德定向階段兒童的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要求的滿足,偶爾也來自對他人需要的滿足。在進行道德評價時,兒童開始從不同角度將行為與需要聯系起來,但具有較強的自我中心性,認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為就是正確的。他們贊成偷藥的原因是:海因茨偷藥其實不會對藥劑師造成任何損失,他以后可以再把錢還給他。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應該去偷藥。他們反對偷藥的原因是:藥劑師并沒有錯,他只是跟其他人一樣希望賺錢。而且他的妻子在他出獄前可能會死,因而對他沒有好處。
二、簡答題
格式塔學派對學習理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肯定了主體的能動作用,把學習視為主動構造完形的過程,強調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功能在學習中的作用,同時也批判了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但是,苛勒的完形—頓悟學習與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也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絕對對立的。聯結—試誤往往是頓悟的前奏,頓悟則是練習到某種程度時出現的結果。聯結—試誤和頓悟在人類學習中均極為常見,它們是兩種不同方式、不同階段或不同水平的學習類型。一般來說,簡單的、主體已有經驗可循的問題解決,往往不需要進行反復的聯結—試誤;而對于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解決,大多需要經過聯結—試誤的過程,方能產生頓悟。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