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資格證
掃碼添加專屬備考顧問
? 0元領取考點真題禮包
? 獲取1對1備考指導
《化學方程式》試講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化學用語對學習化學的指導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應質量守恒這一特點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有。
教師講解:回答的不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另一種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化學方程式的概念
教師講解:我們已經知道,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可以用文字來表示為: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再觀看PPT上的化學方程式,想一想此式能否體現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體現,因為圖中的式子左右兩邊各原子種類沒變,而且數目相等。
教師講解:既然這個式子可以體現質量守恒定律這一特點,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我們可以用“=”,表達成如下式
教師講解:化學上就是用這樣一種既可表示反應物,又可表示生成物,還能體現質量守恒定律的式子來表示化學反應的,這樣的式子,化學上稱為——化學方程式。
教師提問:那同學們再想一想,這個式子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可能會回答:不同點在于這個式子是用化學式代替名稱,而且將“→”變?yōu)椤?”。
教師講解:回答的不錯,看來同學們對本部分的內容掌握的不錯。
2.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教師提問:根據化學方程式,你能說出這個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嗎?
學生可能會回答:反應物:碳和氧氣,生成物:二氧化碳,反應條件:點燃。
教師提問:回答的不錯,既然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一定存在著質量關系,各物質間存在什么質量關系呢?請同桌討論交流。
學生可能會回答:3:8:11。
教師講解:不錯,用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間的質量比。請同學們看下式:
12:2×16:12+2×16
12: 32 : 44
也就是說,碳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教師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能總結出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嗎?
學生可能會回答:能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可表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
教師講解:回答的不錯,看來一個化學方程式能給我們提供很多有關反應的信息。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小結
學生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知識,教師在要的時候給予提示。
環(huán)節(jié)四: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冊上的習題并在課下查閱資料了解“+”“=”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意義與數學上的含義區(qū)別開,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五、板書設計
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涵義:能表明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
可表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
復制鏈接
微信掃一掃
相關推薦:
手機登錄下載
微信掃碼下載
微信掃一掃,即可下載